企圖變日本為兵工廠美國在日本倒行逆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395
颗粒名称: 企圖變日本為兵工廠美國在日本倒行逆施
并列题名: 非法發還大批戰爭企業,訂購巨額軍火,以大規模恢復日本軍火工業。
分类号: K712.54
摘要: 1952年6月,正當日本和平企業瀕於破產的時候,美國却在大規模地恢復日本軍火工業,不斷地向它們訂購大批的殺人武器。
关键词: 日本 战争企业 美国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一日電)東京消息:正當日本和平企業瀕於破產的時候,美國却在大規模地恢復日本軍火工業,不斷地向它們訂購大批的殺人武器。
   美國駐日佔領軍總部自從在三月八日擅自撤銷禁止日本生產武器的禁令後,又在四月二十六日將以前被指定作為賠償的八百七十八所工廠中的將近八百五十所交還日本,未被發還的工廠將繼續由美國直接使用。這次被發還的日本工廠都是戰爭企業,其中主要的有:三百一十四個飛機工廠、一百三十一個兵工廠、二十五個用來試驗飛機和彈藥的實驗室以及許多鋼鐵厰、工作母機工廠、造船廠和人造橡膠工廠。這些工廠除了屬於私人的以外,也有屬於日本政府的。據「讀賣新聞」透露,吉田政府已經「改變」了它原來打算把所有的兵工廠賣給私人公司的計劃,决定要直接保有其中一些重要的兵工廠來進行重新武裝的工作。吉田政府决定保留的兵工廠有佐世保、吳港的海軍兵工廠和京都的「宇治」和埼玉縣的「川越」陸軍兵工厰等。
   美國這一系列的非法措施,事實證明是為在單獨和約生效後復活日本軍火工業創造條件。在此以後不久,駐日美軍採購機構即於五月二十三日首次公開招標製造大批的砲彈。投標的有十五個日本工厰,製造數量是八十一公厘高度爆炸性的迫擊砲彈四十二萬四千五百發和同樣口徑的燃燒彈七萬發。六月四日,美軍又舉行了第二次承製砲彈的招標,數量是:一百零五公厘的砲彈三十萬發和六十一公厘的燃燒彈三萬發。除此以外,美軍當局曾向大阪機械製作所先後簽訂了兩批軍火合同,共訂製四·二吋口徑的迫擊砲四百五十八門。據共同社東京四日電透露,已完成招標的戰爭物資一共約値一千萬美元。美國變本加厲復活日本軍火工業的罪行,甚至日木官方人士也無法否認。「通商產業省人士」說:「駐日美軍的訂貨已和過去的性質不同,過去的訂貨是要求製造零件或半完成的戰爭物資,現在的訂貨是要求製造完整的武器,並且規模更大。」
   不僅如此,吉田政府並喪心病狂地準備挪用向人民壓榨而得的收入,來扶植軍火生產。共同社說,通商產業省正在起草製造軍火的法案,準備在秋季向國會提出。這個草案將規定以補助金津貼軍火生產,其目的是應付駐日美軍軍火訂貨的增加和日本重新武裝的政策。
   美國擅自發還日本賠償工廠並變日本為美國的兵工廠,不但違反國際協議,並且危害遠東和平。日本人民的負担也將因軍火工業的發展而增加。美國侵略者這種倒行逆施,必將遭致愈來愈多的反對。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