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公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169
颗粒名称: 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公報
分类号: D814.23
摘要: 1952年6月,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8日在北京舉行招待記者會,發表公報。
关键词: 和平会议 筹备会议 记者招待会

内容

(新華社北京八日電)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八日在北京舉行招待記者會,發表公報如下: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公報
   六月三日在北京開幕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已於六月六日圓滿閉幕。
   這個會議是由中國十一位著名的努力和平運動的人士代表中國人民的意志幷接受印度及其他愛好和平的人士的建議發起的。出席這次會議的,有中國、印度、巴基斯坦、蘇聯、日本、朝鮮、美國、澳大利亞、墨西哥、越南、印尼、加拿大、緬甸、錫蘭、蒙古、智利、新西蘭、菲律賓、泰國、馬來亞二十個國家的四十七個代表,還有世界和平理事會執行局祕書二人,世界工聯亞澳聯絡局委員一人。在會議期間,已在來北京途中的,還有哥倫比亞、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五個國家的代表。同意召開這一會議,但因種種困難,這一次不能派代表出席的,還有祕魯、厄瓜多爾、寮國、尼泊爾四個國家,列席這次會議的有:澳大利亞二人,緬甸二人,中國五人,印度一人,印尼一人。在這次會議中,各國代表都報吿了各國人民對於和平的殷切願望、各國和平運動的情况以及對於召開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以擴大和加强和平運動的各種意見。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在於討論並通過籌備會議宣言和關於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各項籌備工作的提議。爲了起草這兩個文件,會議曾組織宣言起草委員會和組織委員會。這兩個委員會經過重大的努力,完成了它的任務。會議經過廣泛地深入地討論之後,全體一致地通過了會議宣言和關於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工作的提議。在這個宣言上簽字的除郭沫若以發起人身份參加簽名外,有下列各國家的代表:
   中國:陳叔通、劉寧一、李德全、南漢宸、吳耀宗。
   印度:高善必、雅尼克、辛格。
   巴基斯坦:吳拉姆·穆汗默德·汗、霞庫爾。
   蘇聯:瓦丁姆·科熱夫尼科夫、賀捷耶夫、伊丸·格魯森科。
   日本:高良富、帆足計、宮腰喜叻。
   朝鮮:朴正愛、田東赫。
   美國:約翰·金斯伯利。
   漢大利亞:詹·博爾頓、范。伊爾德、斯蒂芬·馬金多、亞達·布龍漢、艾·吉策爾特。
   墨西哥:艾里·哥爾達利、拉斐爾·門德斯。
   越南:楊白蓮、黎眞芳。
   印尼:蘇瓦蒂、蘇魯梭、蘇約尼哥羅。
   加拿大:瑪麗·詹尼遜。
   緬甸:吳拉、吳苗密、德欽盧埃、宇登帕敏、吳昆蒂、吳埃支。
   錫蘭:撒拉南卡拉。
   蒙古:巴扎爾。錫林迪布。
   智利:何塞·萬徒勒里。
   新西蘭:路易·艾黎、柯特奈·艾啓赫。
   菲律賓:馬紐爾·柯魯茲。
   泰國:□沙願·都拉叻、明巴色·颯順吞。
   馬來亞:曾雪虹。
   世界和平理事會執行局祕書:顧里亞耶夫和約翰·達爾、
   世界工聯亞澳聯絡局委員:桑頓。
   此外,印度列席代表尤索夫也受全印工會大會的委託,代表全印工會大會在宣言上簽名。
   根據這次會議的决議,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將於九月最後一週在北京召開。為了具體進行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的籌備工作,會議已決定在籌備委員會之下設祕書長一人,副祕書長二人,祕書長由中國擔任,副祕書長由印度和日本擔任。必要時,得由祕書長邀請有關國家派出代表擔任祕書長的助理。中國方面已決定由劉寗一任祕書長,即日進行各項籌備工作。一九五二年六月八日北京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