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第一道防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9844
颗粒名称: 身體的第一道防線
并列题名: 防疫衛生常識之十四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6月5日,当代日报登载了文章「身體的第一道防線」,详细介绍了防疫衛生常識。
关键词: 防疫 衛生 常識

内容

中央衛生研究院微生物學系郝士海
   我們週圍——不管是地上、桌上、衣服上、被褥上、水裏、空氣裏——任何地方,總是有很多細菌;這些細菌,也總是在找各種機會,向我們身體進攻,但爲什麽我們得病的時候並不多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在和這些細菌鬥爭着,而大多數的鬥爭,都是我們的身體得到勝利,細菌被打敗了。因爲這種鬥爭力是我們身體的自然能力,所以我們很少感覺得到;但是,假如我們身體有一仗打敗了,或者是戰局危急,那時我們就感覺到有點不舒服,不帶勁,於是告訴人家說:「我有病了。」
   我們身體對病菌的防禦工事,天然□做得很好的,只要我們能很好地加强這些防禦工事,保護這些防禦工事不受損害,那我們對傳染病的預防工作,可說已做了大半。我們身體的防禦工事究竟是怎樣的呢?
   我們身體的第一道防綫,也就是身體表面和外界直接接觸的地方:
   1.皮膚——我們的皮膚結構密緻,只要沒有一點破損,細菌是無法侵入的。尤其是在我們洗了澡以後,細菌落在皮膚上面時,皮膚還有殺滅它們的能力。如果我們皮膚很髒的話,它的防禦能力就要減弱,一些不常洗澡的人常常易生小瘡癤,就是這個原因。
   2.鼻孔——每人鼻孔裏都有很多鼻毛,它的作用就好像是戰場上的鐵絲網,能够阻擋空氣裏的飛□和細菌侵入內部。有些人愛漂亮,把鼻毛剪了去,這簡直是撤掉自己的防禦工事,讓敵人侵入的行爲,應該改正。同時,鼻孔裏的粘膜,總是很濕潤的,因此使呼吸進去的飛塵和細菌,都被沾在上面不能深入。
   3.眼淚——每人都有這樣經驗:眼裏如果進去一點東西,眼淚馬上就會流出來。這就是眼淚保護眼睛的作用。東西不出來,眼淚總在流,一直要把侵進眼裏的東西弄出來以後才停止。它不但有冲洗眼睛的作用,而且對某些細菌還有殺滅的作用。此外,睫毛在阻擋外物侵入眼睛的功勞上,也是值得表揚的。
   4.口、胃和腸道——口裏常有口涎的分泌,具有清潔口腔的作用,同時它也有輕度的殺菌作用。
   胃裏平常總是很酸的,很多病菌都不能在那樣酸的環境裏生活。所以由口或食物帶進去的細菌,總是常常不能生活。不過假如我們暴飲暴食,不注意飲食衛生,則胃常會受到損害而減弱這種作用。
   小腸裏消化力很强,腸裏東西總是不停地向下跑,所以細菌不易停留下來生長、繁殖。到了大腸裏,因爲腸裏東西的養料已被小腸吸收了,大腸再把裏面的水份吸去,以致侵進去的細菌,雖然闖過了上面幾關,還是不易生存。結果不是死去,就是混在大便裏被拉出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郝士海
责任者
郝士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