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門至小河的舊石板路市府决定撥款修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9670
颗粒名称: 武林門至小河的舊石板路市府决定撥款修築
并列题名: 定本月初興工十月底完竣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6月初,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撥款將自武林門起經湖墅裏街至小河接通拱宸橋公路的舊有石板路,改築爲水結碎石路。
关键词: 石板路 碎石路 全綫工程

内容

(本報訊)爲使城鄉物資交流暢通無阻,杭市人民政府决定撥款將自武林門起經湖墅裏街至小河接通拱宸橋公路的舊有石板路,改築爲水結碎石路。該工程决定本月初開始,預計十月底可完工。
   武林門經湖墅裏街至小河接通拱宸橋公路全長四·四〇〇公尺的路面,原係一條舊石板路,解放以後因城鄉物資大量交流,該路又係沿老運河的唯一交通幹綫,往來車輛繁多,致使路面損壞,溝渠淤塞,路基下陷,形成了「到處積水、人車叫苦」現象。市建設局有鑒於此,爲適應交通需要,特呈准市人民政府加以修築。
   現在全綫測量工作已經完畢,本年度决定先築武林門至小河一段,路面拓寬至十六公尺(即中心路寬十公尺,兩傍人行道寬度各三公尺)。沿綫左家、康家、娑婆三座舊有石橋和市自來水廠裝設水管工程將同時興工,以爭取時間,使全綫工程可以早日完竣。
   爲使全綫工程順利進行,關於該路兩旁現有房屋及圍牆建築物突出路面部份,統限於六月五日以前依照建設局所劃拆讓界綫,由業主或使用人自動拆讓,逾期將由政府僱工代拆,所需工資由業主或使用人負担或以料抵工。凡對遷讓尺度如遇有不了解處可就近向派出所或拆屋臨時工作委員會詢問;同時在該路施工期間,所有各式車輛一律改走武林門至拱宸橋的公路,以便工程進行。
   (通訊員程志瑜)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志瑜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杭州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