闗於「黑熱病」的問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9207
颗粒名称: 闗於「黑熱病」的問題
并列题名: 防疫衛生常識之九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5月27日,当代日报刊登的闗於「黑熱病」的病源、症状、传染途径等方面的描写。
关键词: 黑熱病 传染 病源

内容

中央衛生研究院微生物學系郝士海
   1.「黑熱病」的病源是什麽?
   「黑熱病」是一種叫做「利什曼原虫」所致的傳染病,有的地方叫它做「痞病」,也有叫「臌脹病」的。這種病主要流行於長江以北各省,常常成爲地方性的傳染病。據統計報吿,得病人數很多,實爲我國傳染病中比較嚴重的一種。
   2.「黑熱病」的病狀是怎樣的?
   黑熱病發病急驟的很少,大多數是緩慢開始的。起初主要是發燒,發燒的情形有的與腸傷寒相似,有的則與發瘧疾差不多,有時還伴有嘔吐、下痢的情形,但精神尙不顯衰頹狀態。這種發燒常經二、三星期後,即漸退燒,但過數星期後,發燒又開始。如此反覆情形,極不規則,往往拖延半年,乃至一年以上。經長久的纏綿,病人即日漸衰弱消瘦。如果是兒童,則發育遲緩—有嚴重貧血現象,並常有下痢、牙根出血、食慾不振等症狀。肝脾都腫大,尤其是脾臟,有時可腫大到肚臍眼以下,用手摸時,在左腹部可觸到大塊硬脾,幾佔全腹的小半部,這就是通稱的「痞塊」。這時腹中常有大量腹水發生,腹脹大如有孕一樣,爲本病特徵之一。此外病人的皮膚呈一種汚穢的棕黑色,爲本病的又一特徵。本病可拖延至數年之久,如治療不當,則多因過度衰弱,合併其他病症而死。
   3.「黑熱病」是怎樣傳染的?
   「黑熱病」係由一種比蚊子小的飛虫叫做「白蛉子」爲媒介而傳染的。白蛉子叮咬病人時,把病人血中的「利什曼原虫」吸入到它的胃裏,原虫便在它的胃裏生長繁殖。以後這個白蛉子再去叮咬其他的健康人時,原虫便隨着它的唾液而侵入人體,於是被叮咬的人即被傳染而得病。
   4.要怎樣預防「黑熱病」的傳染?
   「黑熱病」的預防,主要是徹底消減白蛉子。白蛉子在白天是躱在黑暗汚穢的地方的,假如我們把環境衛生搞好,就可使它無藏身之地。例如垃圾廢物,可用火焚毁淸除乾淨,破壁裂牆等縫隙,都塡補平整;雜草亂樹都整理淸楚;廁所要光綫充足,通風良好;臭水溝和積水坑都□□塡平;居室裝上紗門紗窗,光綫通風都要充足。此外,在床上放些樟腦,也有避白蛉子的效力。另外,還可以用洋茴香油和松節油各〇·一八公撮和羊毛脂三十公分混合勻均製成軟膏,用它塗抹皮膚,有避免白蛉子叮咬之效。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郝士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