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波市各公營工廠工人參加生產競賽後上半月紛紛超額完成生產計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8947
颗粒名称: 甯波市各公營工廠工人參加生產競賽後上半月紛紛超額完成生產計劃
并列题名: 甬江紗廠半個月增產棉紗超過所訂計劃十一件寧波鉄工廠可再提早五天完成蔴紡機生產任務
分类号: G210
摘要: 寧波市七個公營工廠的「紅五月」愛國生產競賽,半個月來,已得到了很大的成績。
关键词: 工人 生產 成績 計劃 產量

内容

(寧波訊)寧波市七個公營工廠的「紅五月」愛國生產競賽,半個月來,已得到了很大的成績。
   在七個工廠中,成績表現得最突出的是甬江紗廠和寧波鐵工廠。甬江紗廠工人經過「三反」運動,熱情高漲,各部門生產比過去配合得更好,前紡工人保證了後紡的供應,使前後紡生產不脫節。因此,生產量創造了空前的新紀錄,十支紗十小時產量錠扯由〇·七九七磅提高到〇·八七九磅,已做到了愛國公約的計劃,半個月增產棉紗超過「五一」所訂計劃十一件。寧波鐵工廠原定於六月二十日完成三十一部蔴紡機的生產任務,「五一」計劃提早在五月底完成,並同時完成十五門碶閘螺桿任務。但在這半個月中,工人生產越來越起勁,從目前的生產速度來看,他們又可再提早五天完成蔴紡機的任務。他們的特點是:總結了前一段時間的生產,適當地調整勞動力,發揮了每個工人的創造性。如銑床工人林德和,動腦筋、想辦法改進了技術,使銑床齒輪的工作速度提高了三倍。刨床工人卞文貴、王福良,每天自動地多做一小時工,把刨牆板的個人計劃提早了三天完成。翻砂間工人,由於澆鉄水工作掌握得好,使翻砂廢品率由百分之六減低到百分之三,最低到百分之二。
   其他的幾個公營工廠,在「紅五月」生產競賽中,生產量也有顯著提高。如浙東針織厰工人,在「個個訂計劃、處處動腦筋」的口號下,改裝了四部花色車,台車工人並在不影響身體的基礎上(經市總工會批准,行政同意),自願加點兩小時,每天的生產率由三千三百六十五雨提高到五千五百三十九雨,提高了六成多。網眼布與條子布產量也由每天三千八百兩提高到叫千兩。其他如縫紉部、裁剪部與裝燙部產量也提高了一成至二成。不但在生產上不斷提高,同時在節約上也得到了不小成績,本來在四月份生產一百兩要斷兩枚針,半個月就要斷一千三百三十枚,但在這一上半個月中却只斷了二三八枚。其他如用油節省了百分之八十,回絲減低了一倍。
   甬和鑊厰工人,在「五一」節應戰後,鑊子產量由每天九百五十張提高到一千張。最近貼了一張生產紀錄表,把每個人的生產成績都記下來,工人們每天看到自己的成績,情緒更高。現在已提高到一千二百張,提高了二成半。
   寗波加工廠加工糧食每天也從八萬二千斤提高到八萬七千斤。最高到達十萬斤。工人們爲了防止霉李裏國家資財遭到損失,都積極地參加了翻倉工作。
   「紅五月」生產能得到追樣顯著成績,主要是「三反」運動的勝利鼓舞了工人。如甬江紗廠、甬江印刷廠工人在「出車間搞三反、進軍間搞生產」的口號下,保證了兩條戰線的全面勝利。同時領導上檢討了官僚主義,虛心傾聽工人意見,接受工人合理化建議,更發揮了工人的生產積極性。現在甬江紗厰工人還提出:「我們雖然有了這樣生產成績,但我們决不爲此而自滿,在下半個月競賽中,還要搞得更好!」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德和
相关人物
卞文貴
相关人物
王福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寧波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