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霍亂」的問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7925
颗粒名称: 關於「霍亂」的問題
并列题名: 防疫衛生常識之三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5月8日,当代日报刊登的關於「霍亂」的問題的卫生常识。
关键词: 霍亂 卫生 常识

内容

中央衛生研究院微生物學系郝士海
   1.「霍亂」病的原因是什麽?
   「霍亂」是由一種小而彎的霍亂弧菌所致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細菌形狀很像標點符號中的逗點,在液體裏能自由運動,如一羣小魚,在空氣足的環境裏才生長繁殖得好。它抵抗力不强,在糞便裏於室溫下幾點鐘就可能死,尤其在乾燥或酸性液體裏死得更快,普通用的一般消毒劑都很容易把它殺滅,在攝氏五十五度水裏面二十分鐘即死亡。但在潮濕的水果或菜蔬上面,則可以生活四至七天,在冰裏而也可以活三、四天。
   2.「霍亂」的症狀是怎樣的?
   人吃下霍亂弧菌後,經幾小時或一、二天即發病,先瀉後吐,來勢凶猛,□天可吐瀉二、三十次,大便形狀像淘米水。因爲吐瀉太多,身體失水太快,以致用手把皮膚揑起來後,要很久才能復原;眼窩也深凹下去,眼圈變成黑藍色;四肢冰涼,小便減少,甚而無小便;自覺口喝,非常倦乏,肌肉抽痛。最後如不及時救治,則暈迷而死。此外還有一種更厲害的「霍亂」,因爲細菌毒力太强,可使病人數小時內死亡,幸而這種「霍亂」還不多見。
   3.「霍亂」是怎樣傳染的?
   主要是由病人的大便或吐出來的東西汚染了水源,使大家飲用的水裏含有很多霍亂菌,因而傳播開來。根據以往的調查報告,每次霍亂大流行,多半是沿着一條水流的兩岸,由上游向下游傳播的。又如一口水井被霍亂菌汚染後,也常可引起這一地區的霍亂流行。此外,由污染的水果、冷食、菜蔬等亦可成爲傳染的工具,尤其是可惡的蒼蠅常將病人大便或吐出物中的霍亂菌,帶到我們食物上而傳染給人。
   4、我們要怎樣來預防「霍亂」?
   (1)普遍施行霍亂疫苗預防注射,使每人對霍亂菌都具有特殊抵抗力,即使有小量霍亂細菌侵入我們身體,也不致於發生嚴重疾病,更不致釀成流行。這是預防霍亂很重要的辦法。必須要大家有了淸楚的認識,才能每人自動接受注射。爲了保持預防的效力,最好每年注射一次。
   (2)經常注意保持飲用水的淸潔。廁所不可靠近水源(即取水的地方,例如水井、水缸、河邊、自來水龍頭等),以免糞便中的霍亂菌污染水源,引起傳染病。此外,在水源旁邊洗菜等也應該禁止,因爲各種東西上都可能有病菌。
   (3)撲滅蒼蠅:廁所應有嚴密的門窗,糞坑要有蓋子,每天要打掃清潔;最好在糞坑四週撒些石灰,使蒼蠅不易產生。此外尙可用各種方法來撲殺蒼蠅,能做到室內不存一個蒼蠅才算徹底;尤其在食物和食具上要特別注意,不可讓蒼蠅沾汚。
   (4)街上切開的水菓極易汚染病菌,千萬不可隨意買吃;就是完整的水菓,也應去皮後再吃。此外,對許多冷飲品,例如酸梅湯、冰棍荷蘭水、冰激凌等,最好少吃,以免危險。
   (5)對飲食要適當,不可狂飲暴食。因胃有天然抵抗力,如將胃機能破壞,或將胃酸冲淡,則對霍亂菌的殺滅作用就要減弱,一旦被病菌侵入,則很易得病。
   (6)如發現可疑病人時,應立刻報告本區衛生所,將病人趕快送入醫院。對於病人的吐瀉物,可用石灰充份散佈,或以消毒藥水消毒。病人衣物被褥食具等都要用水煮開十分鐘,清洗乾淨,然後才能再用。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郝士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