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來自莫斯科的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6034
颗粒名称: 一封來自莫斯科的信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2年04月11日登载了一封來自莫斯科的信。
关键词: 中國 同學 莫斯科

内容

第四四六期
   去年五月,中央敎育部爲了更好地培養祖國的建設人才,從我們班上,調了四位比較優秀的同學,到蘇聯去留學。臨走的時候,我交給他們一些禮物,讓他們代我轉送給蘇聯朋友們。
   我的朋友,忠實地執行了這項任務。
   昨天,當我吃過晚飯,回宿舍去的時候。一進門,班上的同學就把我圍了起來。他們高興地嚷着:「你有一封從莫斯科寄來的信。趕快拆開,唸給我們聽聽吧!」我一聽說是莫斯科寄來的信。眞興奮得不知如何是好了。我趕快把信拆開。這封信是用俄文寫的,它的背面有中文的譯文。我一邊拆信,同學們一邊熱烈地嚷着,整個的屋子都因為這一封來自莫斯科的信而熱鬧起來。但是,當我一口氣把這封信唸完以後,全屋立即變得異樣的寂靜。每一個人都爲這一封充滿了國際主義精神和眞摯友情的信,深深地感動着:「親愛的景蔚同志:
   謝謝你送給我們的禮物,我們捨不得使用,我一件件地分開來,我們把它安放在教室一角的玻璃櫃裏。每天一看到它,我們就想起了:在東方有着多少可親可愛的朋友阿!雖然我門並沒有見過面,也不知道相互的名字。但是,斯大林和毛澤東早已使我們結成永遠親密,永遠團結的戰友了。親愛的景蔚同志:請你轉吿你週圍的朋友們!我向他們致以最親切的敬禮。
   去年,當我們知道有幾個中國靑年要來到我們學校時,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興奮得跳起來。大學敎授謝爾吉多夫斯基同志,已經六十二歲了,他還是親自開了汽車到車站去接他的來自中國的學生。現在,我們已經成了最好的朋友。每天一有空,他們就給我們講許多新中國建設和抗美援朝的故事。劉胡蘭、劉景洲………這些英雄人物,也是我們蘇聯靑年光輝的榜樣。他們的英雄事蹟,時時刻刻都在鼓舞着我們前進。我們也和你們一樣,稱中國人民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隨時隨地,都深刻地敎育着我們。
   列寧山上的莫斯科大學,快要完工了。這眞是一個雄偉的建築物啊!它一共有三百公尺高,有兩萬多間房屋。整個的大樓,有一百二十五座電梯,在它的頂端,裝有一顆光芒四射的紅星。修建這個大學的工人,下學期就是這個大學的學生了。親愛的朋友們:我們相信,在偉大的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下,新中國這樣的大學,將來一定也會一個接一個地出現的。
   最後,讓我吿訴你一件很久以前我就立下的心願。你知道我是學水利的,還有兩年,我就畢業了,畢業以後,如果斯大林同志允許我,我一定到中國來,和你們一道去執行毛澤東同志的命令——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我愛北京,我愛淮河,我愛新中國的一切。
   親愛的同志!再見了,讓我們永遠在一起,爲了人類最壯麗的事業——共產主義的實現而奮鬥吧!
   你的同志索尼契夫」
   「你從頭一字一字地再唸一遍吧!」三、五個同學一道感觸至深地說。
   晚上,我都快睡着了,老李跑到我的床邊,他說:「你起來和我出去談談吧!我內心要說的話實在太多了。」
   我們走到院裏,老李緊緊地握着我的手,激動地說:「索尼契夫同志的信,給我的敎育實在太大了。它像是一面明亮的鏡子,使我看清了自己思想深處的許多汚毒。」說着,他交給我一封信他說:「這是我二舅從前和一個美國女學生結婚時,她給我寫的一封信。以前,因爲我還嚮往那樣的生活,我竟一直捨不得撕掉它。
   「………………
   你的二舅已經决定不學地質學了,因爲我覺得那是一種動盪不安的工作,而且到礦裏去幹活,一定會把衣服弄髒的。我已經勸他改學經濟了,上個禮拜天,我們算了算,在銀行作事的薪水,一定比幹地質工作要高一些。明年暑假,我們將去檀香山,我們想在那裏買上一座小洋房。晚上,你二舅拉提琴,我給他伴奏,還有,窗外的月亮和薔薇花……………」
   看到這裏,我實在不願往下看了,老李這個時候,也不知想起了什麽,他一把把信抓過去,撕得粉碎,激動地說:「讓我們把這些『小洋房、薔薇花和月亮』的盲目崇拜美國生活方式的齷齪思想粉碎吧!三年来,爲什麽我進步得這樣慢,現在,我算是找到根源了。我也是一個靑年人,但是,爲什麽我要讓自己的靑春變得這樣平庸可恥啊!索尼契夫同志的信,讓我清楚地看到了:蘇聯的靑年們,他們是怎樣熱愛着自己的靑春,他們的一切努力,是爲了人生最壯麗的理想……」這個時候,我手上突然感到落下一兩滴水,原来是老李掉淚了。這是懺悔的眼淚,也是决心的眼淚,我緊緊地握着他的手,這個時候,我才眞正地體會到,爲什麽索尼契夫同志說:「斯大林和毛澤東早已使我們結成永遠親密,永遠團結的戰友了。」(原載天津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
毛澤東
相关人物
劉胡蘭
相关人物
劉景洲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央敎育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莫斯科
相关地名
中國
相关地名
淮河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銀行
相关地名
檀香山
相关地名
美國
相关地名
天津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