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越劇實驗劇團是怎樣成長起來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5039
颗粒名称: 新昌越劇實驗劇團是怎樣成長起來的?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2年3月28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新昌越劇實驗劇團成长过程的文章。
关键词: 新昌县 试验剧团 越剧

内容

新昌縣羣力越劇團自」九五一年起由縣人民文化舘接辦以來,由於演出緊密配合各項中心運動,受到觀衆的熱烈歡迎,自一九五二年起正式改為「新昌縣越劇實驗劇團」。
   新昌縣是越劇的發源地之一,該縣廣大人民對越劇一向很愛好,通過越劇的形式來敎育廣大羣衆是最能奏效的;該團的藝人們在文化舘的敎育和培養下,政治覺悟普遍提高,他們認識到自己只有澈底進行改造,努力學習政治文化,切實貫徹戲改政策,才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此大多數藝人對排演新戲都勁頭很足。演完戲一卸了裝即開始排演,有時甚至到天亮,大家還是精神飽滿,不叫一聲苦。個別藝人過去沒有讀過一句書,但他們照樣向東向西熟讀台詞。一個年紀很小的藝人,她在排演「皇帝與妓女」時飾了一個「太監」,雖然台詞不多,讀起來却很困難,可是她並不餒氣,日夜拚命練習,終於被她讀熟了台詞。同時由於各界對該劇團不斷予以協助,使該團具備了演出新戲的條件。
   在「抗美援朝」運動中,該團先後排演了「信陵公子」、「父子爭先」等劇,對當時羣衆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在「土地改革」運動中,演出了「血仇」(係根據「三上轎」改編),充分暴露出封建地主對廣大農民的殘酷壓迫,增强了農民們對地主階級的仇恨;在「鎭壓反革命」運動中,該團也曾演出了「玉面狼」等劇,使居民們更進一步認識了反革命分子的猙獰面目,大大鼓舞了羣衆的鬥爭情緒。在宣傳貫澈新婚姻法、增產節約等各項運動中,該團也配合上演了「婚姻三部曲」、「新梁山伯與祝英台」、「美滿姻緣」、「上冬學」、「增產節約」等劇,同時還經常上演有關新愛國主義的戲曲;如「皇帝與妓女」、「雲羅山」、「廉吏風」、「彩虹萬里」等,使觀眾們提高了愛祖國的熱忱。
   此外,該團並經常配合農村中心工作,下鄉巡迴演出新戲,處處受到了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據不完全的統計,該團下鄉演出時,觀衆已達五萬人以上。在下鄉期間並與當地農村劇團取得密切的聯系,盡心盡意幫助農村劇團排演新戲;如拔茅農村劇團在該團幫助下,無論在演技、舞台場面等各方面都有了改進,因此在農村劇團大會演時獲得了很好的成績。
   現在,該團的組織也已較前增强,藝人們每天在規定時間內學習政治文化、排演新戲,過着有組織有紀律的集體生活,目前正在加緊排演「巾幗英雄」等新戲。
   可是,該團在以下幾方面還是需要糾正與改進的:㈠應多演時裝短劇和眞人眞事改編的戲劇;㈡加强藝人的政治、文化和業務學習,經常能和各地劇團舉行觀摩演出,以不斷提高藝人的水平;㈢在「三反」、「五反」運動中,該團還沒有積極行動起來,應迅速糾正這一偏向,及時配合演出有關戲劇。(燿)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縣人民文化舘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新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