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燭、碱商人的暴利手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4754
颗粒名称: 皂、燭、碱商人的暴利手法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2年3月24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肥皂、礦燭、碱商人的暴利手法的文。
关键词: 商人 利润 肥皂

内容

肥皂、礦燭、碱是廣大人民的主要日用品,不法資本家就在這上面玩花樣,非法牟取暴利,下面就是皂燭碱業中的不法商人向廣大人民生活進攻的具體事實:
   肥皂的主要原料是油脂,不法資本家一心想「一本萬利」,所以首先在原料上動腦筋,他們一般都以劣質原料来代替,如用賤價油來代替椰子油,油酸來代替羊油、桕油、植物油代替動物油,這樣雖然在製成的肥皂上看不出顯著的毛病,可是在效用上却大大不相同了,用的時候不但泡沫少,去污力亦不大,消耗率却增大了。但這樣做法不法資本家還嫌自己心太平,因此又想出許多花樣來攫取得更多的暴利。例如一般肥皂含脂肪量應該在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但不法資本家竟喪心病狂的將脂肪量減低到百分之七,大量加添水份,製成一種鹹水肥皂,此種肥皂鹼性特別强,剛剛製成的時候樣子也很好看,可是當主顧買回家去□幾天,便完全改樣了,因爲在製的時候水份加得太多,經風一吹,就縮成像荳腐乾一樣大,同時因鹼性强上面就出現了白色的一層,有的甚至會有水珠滴下來,用這種肥皂来洗衣裳,不但衣料容易受損,而且洗用者的手也往往會受腐蝕。
   不法資本家不但在「質」的上面玩了這樣多花樣,而且在「量」的上面亦打主意。他們把每箱的肥皂重量減輕,如大東肥皂廠所出品的鐘牌肥皂,規定每箱是四十二斤,但實際上只有四十斤半,他們眞是挖空心思的動腦筋,無時無刻不在向人民生活猖狂進攻。
   更可恥的像華東、泰山等幾家專門做冒牌肥皂的滑頭商人,他們以質地極差的肥皂冒充「祥茂」、「固本」、「東南」等牌子來欺騙顧客,他們一年到頭吹喇叭、打銅鼓大減價,亦有用小車推着到菜場里去兜攬,不知有多少主婦上了他們的大當。
   做礦燭原是不容易攙假的,但是不法資本家多的是鬼花樣,像益新燭廠的老闆,他就用減輕成品重量的方法來獲取暴利,規定小燭每市斤做十八支,但益新出品的散裝飛虎牌礦燭每市斤就做十九支;還有礦燭的蕊規定是用廿支紗編辮、放在化學藥品中浸過才製成的,這種燭蕊,燃點的時候能够增加光度,並能吸收燭中雜質結成細粒跟着火焰飛散,但一般不法資本家却不用標準燭蕊,而用低價購進的土紗帶來代替(土紗帶是織綢機上串花紋版用的鬆紗帶),用土紗帶製成的燭蕊,點燃的時候煙煤多,光綫不明,燃燒時間亦縮短,不法資本家明明知道有這些缺點,爲了想發財,竟什麽都不顧。
   在製鹼上,不法資本家也偸工減料,如在純鹼加工改製老鹼時,必須加百分之五左右的小蘇打,以促使老鹼的凝結;但立生、恒康、新華等皂鹼厰的老闆們,却用明礬来代替(明礬的價格比小蘇打便宜一倍以上),雖然明礬遇到純鹼亦會放出碳酸氣促使老鹼凝結,但製成□老鹼質地却差得多了,其中百分之十一點五老鹼被明□中和而失却効用,這些老闆還自吹自擂地說:「這是新發明」。假使拿全杭州每月需用老鹼四萬斤來計算的話,一年中就要損失五萬五千二百斤的老鹼,折合人民幣達九千三百八十四萬元之鉅,不法資本家只知道唯利是圖,至於效用的削弱、廣大人民利益的損失,他們是永遠也不會想到的。
   我們希望這些專門向廣大人民日常生活進攻的不法商人們,在「五反」運動中老實交代、痛改前非!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天仇
责任者
章亮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