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技術合作又一偉大勝利蘇聯造□專家在我職工協助下試驗「稻草製造半料漿法」成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2511
颗粒名称: 中蘇技術合作又一偉大勝利蘇聯造□專家在我職工協助下試驗「稻草製造半料漿法」成功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中蘇技術合作又一偉大勝利,蘇聯造紙專家在我職工協助下試驗「稻草製造半料漿法」成功。
关键词: 中蘇技術合作 「稻草製造半料漿法」 成功

内容

(本報訊)據新華社北京十七日電:在中央人民政府輕工業部工作的蘇聯造紙工業專家威烈基金在國營天津紙廠、北京紙廠職工協助之下,試驗「稻草製造半料漿法」成功。這一成功可以大大增加紙漿產量,減低紙張成本,並爲我國造紙工業開闢了今後利用草類原料的更廣闊的前途。這一事件是中蘇兩國人民在技術合作上的又一次偉大成功。
   「稻草製造半料漿法」有下列一些優點:㈠浸漬時間短:全部時間約在三小時左右,比一般稻草製漿所需蒸煮時間減少五小時。(二)收穫率高:過去稻草碱法煮漿,成漿率約在百分之四十左右,而用稻草製半料漿法,可達到百分之六十至七十。㈢紙張物理性能高:用稻草製造半料漿法所獲得的紙漿造出的紙非常堅韌,容易漂白和染色。㈣製造設備簡單:任何紙廠的蒸煮設備都可應用,製造方法簡而易學。
   稻草製造半料漿法不僅在造紙工業的技術方面,是很大的成就,而且其經濟價值,也非常重大。以往我國造紙工業的紙漿原料,大部依賴國外進口的木漿。解放以後木漿進口不易,原料供應困難,就成為造紙工業中最嚴重的一個問題。我國所産木材並不太豐富,今後大規模地利用木材製造,也不可能,因此需要有計劃地利用我國豐富的草藳纖維,開闢造紙工業的原料來源,而蘇聯專家威烈基金就替我們開闢了這一道路。
   蘇聯專家在進行試驗工作時,曾不辭艱苦,不怕失敗,充分表現了無產階級堅毅奮鬥的精神。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