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害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奸商李寅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2187
颗粒名称: 暗害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奸商李寅廷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2月,武漢市人民政府逮捕法辦暗害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奸商李寅廷。
关键词: 奸商 李寅廷 逮捕

内容

新華社記者李克
   一九五一年一月,中南區人民為了支援中國人民志願軍,向漢口私營福華電機藥棉厰定製了價值六十六億元的救急包和三角巾。一切善良的人對這些救死扶傷的救急用品,都會精心製作的。但是福華電機藥棉廠的經理李寅廷認爲這是他發橫財的好機會。他用廢棉花盜換了領來的好棉花一萬斤;這些廢花當中有一千斤竟是奸商李寅廷派人從揀破爛的、拾荒貨的人那裏收買來的。無疑地,這批廢棉花有的是從垃圾箱揀出來的,有的是擦過機器的油棉,或者是用過不知多少年的舊棉花。他把這一萬斤廢棉和二百疋紗布,不經過漂白、脫脂、消毒手續(廢棉僅僅彈過)就縫製了救急包。按照合同規定,救急包在消毒器裏消毒時間應為四十分鐘,但奸商李寅廷只准許工人用二十分鐘,有的救急包裏面甚至還沒有進入熱氣就拿出來了。其中根本沒有經過消毒手續的救急包有十二萬零八十一個。而且這些救急包和三角巾的份量也都是不足的,按合同規定三角巾的重量是八十公分,而奸商李寅廷作的每個只有七十三公分;每個救急包的重量也少二點五公分。
   救急包是用來綁紮負傷戰士們的創口,防止細菌傳染和繼續流血用的,而這些攙有大量廢棉、又未完善消毒的救急包,本身就含有大量的化膿菌、破傷風菌和瓦斯壞疽菌,它對中國人民志願軍負傷的戰士們會有多大的危害是很難設想的。據此次到漢口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代表團中南分團代表任良範(軍隊醫務工作人員)說:當他們接到這批救急包時,看到裏面棉花有的焦黃,有的烏黑,而且很少,曾覺得奇怪。在朝鮮前綫時曾發現一件違反常例的事:在很冷的氣候裏,從前綫下來的傷員的傷口竟化膿很厲害。到現在才明白原來是奸商下的毒手。奸商李寅廷在這一交易中非法撈到的錢,在十八億元以上。他把全國人民一點一滴節省下來支援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錢塞進了自己的腰包。他用這筆錢開設了一座被服廠,一個酒房,一家木器店,還在一個中藥舖投了資,在十八家銀行存了款。
   在換易中,奸商李寅廷還使盡了各種欺騙的手段。如按合同規定棉花要彈兩遍,他命令工人只彈一次,為了逃避檢查人員的注意,他特地在大門口裝上一個電鈴,檢查人員一來,電鈴一響,裏面的人就裝模作樣彈第二遍,檢查人員一走,就又只彈一遍。全廠職工對他這種無法無天的罪行曾經進行過鬥爭,他起初欺騙說:「這是按合同辦事。」可是當工人要他把合同公佈時,他又不敢拿出合同來。他一面偸偸地用壞棉花作成救急包,一面又揚言「壞棉花都燒掉了」。當欺騙無效時,他就公開顯出猙獰面目,用解僱來威脅工人,並且無恥地說:「我是很愛國的,這件事不准你們說話,責任由我負。」
   當武漢市反行賄、反偸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偸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運動開始後,他企圖把自己裝扮成很善良的樣子,裝腔作勢地寫保證書。但是該厰工人們立即撕下他的假面皮,檢舉了他全部的滔天罪行。武漢市人民政府已接受人民的要求,於二月二日將他逮捕法辦。(新華社漢口十四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克
责任者
李寅廷
相关人物
任良範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漢口
相关地名
朝鮮
相关地名
武漢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