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林談中蘇科學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1978
颗粒名称: 奧巴林談中蘇科學交流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二週年前夕,蘇聯人民觀禮代表團團員、蘇聯著名生物學家奧巴林,就中蘇友好條約的作用和中蘇科學的交流等問題,向本社記者發表談話,幷向中國人民熱烈致敬。
关键词: 奧巴林 中蘇科學 交流

内容

(新華社莫斯科十一日電)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二週年前夕,曾在去年參加我國國慶節慶祝典禮的蘇聯人民觀禮代表團團員、蘇聯著名生物學家奧巴林,就中蘇友好條約的作用和中蘇科學的交流等問題,向本社記者發表談話,幷向中國人民熱烈致敬。奧巴林說:我曾經廣泛地認識中國各方面的生活。我到過中國的城市和鄉村,參加過盛大的集會和政府宴會,訪問過工廠、田園、學校和科學研究機關。我到處看見了,而且直接地感覺到中國人民建設的熱情,顯著的愛國主義表現,以及為祖國的繁榮和世界持久和平而對帝國主義侵略者的鬥爭到底的堅决意志。在這個爲和平和全人類幸福而進行的鬥爭中,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起着巨大的作用。美、英帝國主義者企圖燃起新的世界大戰的火燄,他們準備進攻自由的中國人民,把日本武裝起來,并且製造着大規模屠殺人類的武器。但是,蘇聯人民和中國人民的聯合,是不可戰勝的力量。這是我們兩國人民繁榮的保證,是橫在惡毒的戰爭挑撥者的前進道路上的不可摧毁的障礙。我敬祝我們的朋友——中國人民的成功,敬祝偉大的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的健康。
   奧巴林在談到中蘇科學的交流時說:直到最近,蘇聯科學家對中國科學發展的了解,還不够全面。我們知道中國人在人文科學——歷史學、考古學、語言學等方面有很高的科學知識。中國科學家是出色的實驗家,幷且在生物學、植物生理學、微生物學等方面的一些工作,對於世界自然科學是寶貴的貢獻。美帝國主義者在故意降低中國科學成就的意義。我們必須建立中蘇科學界之間直接的最密切的聯繫。蘇聯科學院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曾表示:希望兩國科學家互相訪問。在訪問時,希望中國科學家不僅認識蘇聯的科學成就,而且報告中國的科學成就,幷參加我們的科學會議。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够在蘇聯雜誌上看到中國科學家的論文。蘇聯科學家已準備廣泛地獻出自己的知識和成就,幷和中國科學家進行共同的研究工作,例如研究最豐富的中國植物,因爲中國是植物薈萃的寳地,世界許多作物的出生地。
   奧巴林接着談述科學和生產的結合說:蘇聯生物學家已把自己的經驗和成就運用到醫學、農業和食品工業等部門中。我在中國時,曾特別注意中國科學成就怎樣被運用到農業中去。我在許多例子中,看到了中國科學家服務祖國、把知識獻給勞動人民的愛國熱情。但我認爲,中國科學家在把自己的知識獻給人民這方面的努力,還可以擴大。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奧巴林
相关人物
毛澤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