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條約簽訂兩週年愛倫堡談中蘇友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1975
颗粒名称: 中蘇條約簽訂兩週年愛倫堡談中蘇友誼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爲迎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兩週年紀念,当代日报社記者特訪問了蘇聯著名作家愛倫堡。
关键词: 記者 訪問 愛倫堡

内容

(新華社莫斯科十一日電)爲迎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兩週年紀念,本社記者特訪問了蘇聯著名作家愛倫堡。他對記者所提問題的答覆如下:
   問:請你就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二週年紀念談幾句話。
   答:我們的友誼存在不只是兩年,而是長得多。它經歷了許多艱難的歲月。人和人之間的眞正友誼不但在順利時候存在,而且也在困難時候存在,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也是這樣。中蘇人民為了他們的友誼,曾在歷史上流過血作過犧牲,所以,這種友誼是牢不可破的。
   問:請你談談中蘇友誼對世界和平的作用。
   答:有人說,算術不能解决一切問題,但是,它在學校裏不是白敎的。中國人口加上蘇聯人口,這是一個大數目。美國佬雖然不懂得高等數學,但他們知道算術。即使他們在麻木不仁的時候,這個數目對他們也在起作用。
   不論蘇聯人民或是中國人民都不願意打仗。爲了自己的自由,他們曾戰鬥得不錯。他們願意運用自己的勝利來和平生活,而不是用來戰爭。我們兩國偉大人民的力量是能够阻止戰爭的。
   問:你認為在加强中蘇人民的文化交流上還應做些什麽?
   答:在文化方面,我們可以從中國人學到很多東西,就像中國人可以從我們學到很多東西一樣。在蘇聯,需要盡量促進對中國語言的研究,在中國,需要盡量促進對俄語的研究。但可惜的是,我們這裏對中國語言,中國那裏對俄語,都知道得還少。這對於加强我們文化交流來說,是不够的。
   在這方面交換專家和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有些方面,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藝術和技藝,可以使我們豐富起來。而蘇聯在新社會建設和思想方面的經驗對中國是有益的。
   近來我們這裏出現了中國現代作家和古代作家作品的譯本。我知道,有些作品的翻譯現在還在進行。蘇聯觀衆很欣賞中國古代戲劇,給它很高的評價。我們也很熟悉某些中國的藝術。但是這還太少。使蘇聯人民更多地認識豐富的中國民間藝術,這是特別需要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愛倫堡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