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市居民俱樂部已普遍建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0603
颗粒名称: 杭市居民俱樂部已普遍建立
并列题名: 一年來,通過這一個羣眾性的組織,不僅大大的鼓舞了居民參加集體活動的興趣,並且有力的提高了居民羣眾政治和文化學習的熱情。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2年1月,杭州市各居民區的俱樂部,在各公安派出所的領導下,目前已建立的有八十三個,其中以各派出所轄區爲單位的有三十一個總俱樂部,以居民區為單位或幾個居民區聯合起來的俱樂部有五十二個。
关键词: 居民 俱乐部 群众性组织

内容

(本報訊)杭州市各居民區的俱樂部,在各公安派出所的領導下,目前已建立的有八十三個,其中以各派出所轄區爲單位的有三十一個總俱樂部,以居民區為單位或幾個居民區聯合起來的俱樂部有五十二個,一年以来,通過這一個羣衆性的組織,不僅大大的鼓舞了居民參加集體活動的興趣,並且有力的提高了居民羣衆的政治和文化學習的熱情,把居民區的工作也有力的推進一步。
   由於這些俱樂部能够普遍而廣泛的和居民羣衆接觸,成爲居民羣衆經常活動的、健康身心的樂園。在俱樂部的推動下,靑年路、河坊街等三十五個俱樂部,已建立五百二十六個學習小組(包括讀報組)、一百八十一塊黑板報、三十七個牆報、十一個漫畫組、三十七個夜校、十九個居民識字班、十五個文化補習學校、二十六個成人業餘補習學校、二十個民辦小學、十個圖書舘和一個少年學習隊,經常有一萬五千多人參加政治學習和一萬一千多人參加文化學習。通過政治學習,已使羣眾的認識普遍提高,特別是對鎭壓反革命工作的深入開展有着很大幫助;經過文化學習的居民,也熱切的關心和愛護着居民俱樂部。
   在俱樂部的文娛活動方面,全市目前已建立了三十六個腰鼓隊、二十八個銅鼓隊、三個活報組、五個京劇組、十個舞蹈組、二個文工團、六十個籃球隊和八個排球隊以及其他體育活動的組織,使文娛和體育活動在「健康第一」的方針下,逐步做到了普遍性和羣衆性,據統計各居民俱樂部經常參加演出的演員就有二千一百餘人。
   這些居民俱樂部能够廣泛開展並且取得成績的主要原因是大部份公安派出所的領導正確,根據市公安局頒發的居民俱樂部組織條例辦事,並能及時糾正舖張浪費的現象,依靠羣衆自己來辦理俱樂部的事情的結果。但是也有些俱樂部因爲舖張浪費,流於形式,因此沒有很好的開展工作;如小米巷派出所居民聯合俱樂部在籌備至成立期間,就化去籌備費三千五百多萬元,招待來賓洗臉還用香水洒毛巾;城隍山派出所轄區不合規定組織了七個居民俱樂部,以致流於形式,活動很少。靑年路居民聯合俱樂部一度曾被壞份子金治平混入,一味追求形式,也造成嚴重的舖張浪費現象。湖濱派出所居民聯合俱樂部過去有幾個委員工作不深入羣衆,獨幹一番,買了許多高深的理論書籍放在俱樂部的圖書舘裏,大家都說「看不懂」。自從市公安局對某些俱樂部的舖張浪費現象進行批評以後,有個別俱樂部又抱着關門大吉的消極思想,這些都是應該糾正和克服的。(吳本善、張淸齋、鄭羣)
   介紹孩兒巷派出所
   居民聯合俱樂部
   孩兒巷派出所居民聯合俱樂部在精簡節約、克服浪費的原則下,自一九五一年二月間成立以來,曾配合各項運動,運用各種方式,廣泛的開展了居民的文娛活動和居民的業餘的政治、文化學習,十個月來,俱樂部的開支只化了六百多萬元。居民們都說:「俱樂部眞是我們的樂園。」「不浪費舖張,也不是一樣活動得很好嗎?」
   孩兒巷居民聯合俱樂部能够在精簡節約和克服浪費的原則下把工作搞好起來的首要原因,是派出所能够掌握情况,並且及時和有效的糾正俱樂部所發生的偏向。一九五〇年冬天,當反一貫道運動開展以後,全所轄區的居民在反道、退道的羣眾性運動中,政治積極性都普遍提高,集體活動的要求也非常迫切;當時就有二聖廟、王衙前、焦營巷、中山北路第二、三居民區、觀巷、荳腐巷、軍督司巷、仙林寺等九個居民區分別聯合成立了三個俱樂部;但是到一九五一年的二月中旬,這三個俱樂部都發生了浪費現象。二聖廟、王衙前、焦營巷三個居民區的聯合俱樂部三個月中間就化了三百多萬塊錢,軍督司巷和仙林寺兩個居民區的聯合俱樂部用得最少,也花去一百七十多萬元;同時由於互相競賽舖張,在居民區工作上造成嚴重的不團結現象;如二聖廟、王衙前、焦營巷三個居民區的聯合俱樂部化了一百多萬元買了一副銅鼓、喇叭,中山北路第二、三居民區、觀巷、荳腐巷三個居民區的聯合俱樂部也馬上買了一副。並且你說我的不好,我說你的東西差,居民區的工作也難於協調了。成天到晚,弄堂裏的鑼鼓聲就敲得不停,不僅影響了生產,並且妨害了居民的生活。派出所在發現了這一情况以後,就在二月中旬召開了一次委員、小組長會議,動員三個俱樂部着手進行合併,說明舖張浪費現象發展下去是非常危險的,要求大家必須樹立對俱樂部的正確認識,要把俱樂部變成推動生產,搞好學習的羣衆性活動場所,决不是少數人操縱把持和娛樂的地方。
   這樣,全所居民聯合俱樂部就籌備成立了。一開頭還有部份捐過錢的居民不高興,他們說:「錢是我們捐的,現在要組織聯合俱樂部了。」但是絕大多數居民是擁護合併的,大家都說:「這樣,我們空下來有個去處了。」聯合俱樂部成立時,禮堂裏的凳子問題無法解决,派出所正在躊躇這個問題時,許多居民都自動的把自己家裏的條凳捐出來,就這樣,聯合俱樂部毫無阻礙的成立了。
   聯合俱樂部成立以後的第二個問題是如何開展工作了。在這方面,派出所除了派專人掌握領導以外,同時把開展羣衆性的文娛活動和羣眾性的文化、政治學習作為俱樂部工作的中心環節,從成立一直到現在,該俱樂部在文娛活動方面,一共演出了十八個戲,這十八個戲都是配合每一個中心任務演出的。同時參加的演員百分之百都是派出所轄區的居民,孩兒巷新安里一號家庭婦女陳素珍和軍督司巷一位四十多歲的老太婆,平常是不喜歡參加活動的,現在也成爲俱樂部的積極演員了。當他們上演話劇「劉胡蘭」和「重見天日」、「美滿姻緣」獲得好評以後,市公安大隊和婦嬰保育院還請他們到機關裏去公演,因此更大大的提高了居民羣衆參加文娛活動的熱情,演員也就愈來愈增加了。
   孩兒巷居民聯合俱樂部領導居民羣衆進行文化學習和政治學習的主要方法有業餘學校、讀報組和圖書室,業餘學校參加學習的有一百五十多人,讀報組也發展到六十個,參加讀報的有三千多人。通過這些活動,居民們的認識提高了。觀巷七十七號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張大媽,她是專靠替人家洗衣服過活的,但是在捐獻飛機大砲的運動中她每月也捐出二千元,原來那些不贊成合併的居民們,看到俱樂部裏鬧哄哄的情形,也都心服了。因爲孩兒巷居民聯合俱樂部不僅克服了舖張浪費的現象,並且糾正了少數人包辦的情形。大家都認識到克服舖張浪費並不單是一個經濟上的問題,而是一個眞正搞好工作的問題。當然,大家在居民區的工作上也分外團結了。
   現在,孩兒巷派出所正在自上而下的檢查貪汚、浪費和官僚主義的情况,俱樂部總結時自二月份至現在只用去六百多萬元:但是大家還不滿意,還在紛紛提供一些反對貪汚、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意見,如大和里家庭婦女關麗英就說:「派出所多管治安工作好了,俱樂部我們自己來搞,並且爭取要把俱樂部搞得更好。」
   (鄭羣、吳本善、本報記者)光榮門第的光榮媽媽
   住在本市南山路十號的家庭婦女鄧少奶,一家十一個人全部參加了革命工作。她的四個兒子是遠在一九四〇年以前就入伍的,而且現在有兩個兒子已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到朝鮮去了。她自己是蘭谿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代表和蘭谿婦聯會的幹事;所以人人都稱她是「光榮門第的光榮媽媽」。
   鄧少奶是杭州市千百萬家庭婦女中的卓越人物。一九四九年的夏天,鄧少奶的故鄉蘭谿解放了,鄧少奶便經常的在街頭里弄宣傳共產黨的政策,并組織附近婦女從事生產勞動,在購買愛國勝利公債時,她除了以所開設的一爿雜貨店的名義買了一百六十分公債外,還將自己保存了十幾年的金耳環、金戒子等首飾換掉,以個人名義又買了二十四分。同時她還不斷的向附近里弄的婦女進行宣傳,不到一個月,二十多戶人家就買了八十多分勝利公債。因此蘭谿市召開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時,大家就公推了「光榮媽媽」為人民的代表。一九五〇年的夏天,她遷到本市南山路來居住,南山路的家庭婦女工作也就顯得更活躍了;去年鄧少奶發覺到鄰居俞寶山的老婆終日啼啼哭哭,阻撓丈夫志願報名參加支前的正義行動,她便跟俞寳山的老婆時常談談,舉出許多從朝鮮寄來的孩子們信上所寫的生動事蹟說給她聽,經過三番五次的勸說後,俞寳山老婆的思想終於搞通了,她非但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且還保證鼓勵丈夫上前綫後要積極工作爭取立功。
   鄧少奶她還時常鼓勵自己的兒子在工作崗位上爭取立功。去年,她接到了四子唐棣從朝鮮寄來的喜訊,報吿他在某次戰役中勇敢機智的抗擊敵人,立下了四等功。她讀了信後,一面把這個消息轉告其他的兒子,一面又寫回信給唐棣說:「你立了功,是你的光榮,也是我們全家的光榮,我警告你切不可驕傲,應該更進一步的發揚革命英雄主義,消除一切思想顧慮,多殺幾個敵人,爭取更大的光榮!」沒有多久,果然唐棣又立功了。在他的來信中就這麽簡單地說:「母親,你放心吧!我决不辜負你的希望,這次立功就是我有力的保證。」信內還附着一張三等功的奨狀和新拍的照片。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三十日,杭州市上城區召開了烈、軍屬慶祝新年大會。會上,王股長當場表揚了她熱心服務的精神,並根據烈、軍屬們的意見,給予她一等的獎品。鄧少奶快活得流下了眼淚,並且感激地說:「人民政府對待我們烈、軍屬這樣好,我一定要更加努力,更好的鼓勵自己的兒子爲人民立功!」(玉珍)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玉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