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毛澤東思想與進行思想改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8759
颗粒名称: 學習毛澤東思想與進行思想改造
并列题名: ——讀「毛澤東選集」的筆記
分类号: A84
摘要: 1952年1月19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學會運用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解决革命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关键词: 革命 思想 教育

内容

讀毛澤東同志的文章,從字面上講很容易懂,如果要領會其精神實質,就很不容易。往往在一看之後就自以爲通曉了,但在經過一番工作實踐之後再來體會,所能領會的程度就與初次不同了。如果再經過若干次的實踐,反覆地鑽研,所得的體會那就更能逐漸提高了。所以學習毛澤東思想不能停留在單純理論學習上,必須通過實踐的鍛鍊,學會運用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解决革命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單就思想改造來說,學習毛澤東思想是爲了改造自己的錯誤思想,即以毛澤東思想爲標準,對比自己的思想,有那些不同的,就要費一番思索,找出那個不同的思想根源,並努力改造自己的錯誤思想,一次改造不好,就繼續努力不斷的改造自己,經過一番思想改造,每個人看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就會有顯著的轉變。
   特別是知識分子,已經沾染了一整套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思想,要想求得改造,首先要把舊有一套思想包袱丟掉,才能虛心接受新思想。
   毛澤東同志說:「我們尊重知識分子是完全應該的,沒有革命知識分子,革命就不會勝利。但是我們曉得,有許多知識分子」他們自以為很有知識,大擺其知識架子,而不知道這種架子是不好的,是有害的,是阻礙他們前進的。他們應該知道一個眞理,就是許多所謂知識分子,其實是比較最無知識的,工農分子的知識有時倒比他們多一點。」「一個人從小學一直讀到大學,畢業了,算有知識了。但是他們一不會耕田,二不會做工,三不會打仗,四不會辦事,這些都沒有幹過,這些實踐的知識一點也沒有,他們有的只是書本知識。這樣的人是否可以算得一個完全的知識分子呢?我以爲很難,至多算得一個半知識分子吧,因爲他們的知識還不完全。……所以我勸那些只有書本知識但還沒有接觸實際的人,或者實際經驗尚少的人,應該明白自己的缺點,將自己的態度放謙虛一點。」(整頓學風黨風文風)
   據我個人的體會,毛澤東同志批判知識分子眞是一針見血。我是個知識分子出身,日本帝國主義打來了,我却不會打仗,只好脫下長衫拿起武器,從頭學起。何况做工、耕田,更是樣樣不會幹!只有從頭學起。但要想學得好,就得「明白自己的缺點,將自己的態度放謙虛一點」。
   但也有些人認爲「革命知識分子」這個名詞很不錯,只求在「知識分子」上面加上「革命」的頭銜就達到目的了。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第一、知識分子不改造就不能參加革命;第二、參加革命的知識分子已經改變了舊有的知識分子的性質;第三、參加革命而且具有革命知識的才能算得革命知識分子。而具有革命知識的不一定都是知識分子出身的人。有許多工農分子知識化了以後也可以成爲革命知識分子。因此,知識分子如果不放棄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向工人階級虛心學習,仍然堅持知識分子的錯誤立場,想成爲「革命知識分子」還是困難的。西遊記上那個七十二變的孫悟空,變來變去還不能變掉猴子的尾巴,像孫悟空這種「北形」的辦法,並不能改變根本性質。因而,也就不是徹底的改造。
   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是用工人階級思想改造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思想。這一思想改造,正如魯迅從進化論到階級論一樣,是兩種階級思想性質的轉化。思想改造的結果,在感情上也必然會起變化,換句話說,就是在感情上也從一個階級改變而站到另一階級方面去了;比如我在參加革命以前,對地主的認識很不清楚,把「書香門第」「士紳名流」還當做好聽的名詞,經過農民運動,把地主的罪惡揭露出來,憎恨地主的情感就樹立起來了。由於憎恨地主,自然就會站在農民方面反對封建地主,參加反封建鬥爭。在羣衆鬥爭中轉變了自己的階級立場。再看武訓傳影片把惡霸地主當作「開明士紳」,把封建奴才武訓稱爲「千古一人」,就知道這個影片是包庇封建地主和憎恨農民革命的反動的階級立場了。因此,要改造思想和情感,必須熟悉工人和勞動人民羣眾生活,接受羣眾的思想感情的薰陶。
   毛澤東同志以切身的經驗啓發我們。他說:「在這裏,我可以說一說我自己感情變化的經驗。我是個學校裏學生子出身的人,在學校養成了一種學生習慣,在一大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學生面前做一點勞動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覺得不像樣子。那時我覺得世界上乾淨的人只有知識分子,工農兵總是比較髒的。知識分子的衣服,別人的我可以穿,以爲是乾淨的,工農兵的衣服,我就不願意穿,以為是髒的。革命了,同工農兵在一起了,我逐漸熟悉他們,他們也逐漸熟悉了我,這時,只是在這時,我才根本地變化了資產階級學校所敎給我的那種資產階級的與小資產階級的感情。這時,拿未曾改造的知識分子與工農兵比較,就覺得知識分子不但精神有很多不乾淨處,就是身體也不乾淨,最乾淨的還是工人農民,儘管他們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還是比大小資產階級都乾淨。這就叫做感情起了變化,由一個階級變到另一個階級。」(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我認爲感情的變化就是階級立場的變化。我從前做學生時羨慕那些穿西裝的高等華人,參加革命以後,再也不羨慕穿西裝了,而感到工人農民士兵穿着樸素的衣服是最可愛的。從前很羨慕有虛名的人,現在則覺得勞動模範、工作模範和戰鬥英雄們是値得羨慕的。從前因爲自己有點書本知識,便自以為是,壓根兒看不見羣衆的智慧和創造,後來認識了人民力量偉大以後,覺得自己在羣衆中與整個組織中是渺小的,因而也就知道了應該老老實實爲人民服務,做羣衆的小學生,這樣個人也才有作用。感情爲什麽會起變化呢?主要原因是和工農兵生活在一起,時間久了就起了脫胎換骨的作用。因此,對自己的壞思想和壞習慣就深加痛惡了。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精神有很多不乾淨處,就是身體也不乾淨。」我認爲精神上的不乾淨處就是在剝削階級思想影響下沾染的那些壞思想;身體的不乾淨處就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那種小資產階級生活的壞習慣。我總有這樣一個體驗,工農兵能說能做,有錯誤能改,他們有偉大的英勇勤勞的中國人民的氣魄。知識分子參加革命以後,往往說的多做的少,有錯誤不肯改。因此,當別人稱呼我是知識分子時,就好像是把我從工農兵剔除了一樣,覺得很不舒服。只有在爲人民服務做得較好的時候,才覺得精神上有無限的愉快。
   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的確是一個艱苦奮鬥的過程。關鍵問題就在於能不能有政治自覺。這就是說,知識分子往往把自己估計過高,看不見自己的缺點,明明知道自己有缺點也不肯接受批評。只有政治覺悟提高了,才能正確的估計自己。有「自知之明」,然後才肯揭露批判自己的錯誤。所以說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改造思想的武器。
   毛澤東同志曾經敎育我們怎樣進行自我批評,他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吿」中說:「我從前做學生時,回鄉看見農民反對『洋學堂』,也和一般『洋學生』、『洋敎習』一鼻孔出氣,站在洋學堂的利益上面,總覺得農民未免有些不對。民國十四年在鄕下住了半年,這時我是一個共產黨員,有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方才明白我是錯了,農民的道理是對的。鄉村小學校的敎材,完全說些城裏的東西,不合農村的需要。小學敎師對待農民的態度又非常之不好,不但不是農民的幫助者,反而變成了農民所討厭的人。」
   關於「洋學堂」好不好的問題,只有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去批判,才能批判「洋學堂」違反人民利益,得出正確的結論。毛澤東同志在一九二七年就批判了資產階級的敎育學說,並且進行了自我批評。直到現在,學習毛澤東敎育思想的敎育工作者,還有不少人仍在堅持着資產階級敎育的觀點,甚至附和武訓傳影片的反動立場,自我批評還沒有普遍開展起來,因此就成爲當前思想改造的阻礙。
   批評與自我批評使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能够克服右傾和「左」傾錯誤,並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
   不僅共產黨人要經常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全國解放以後,全國人民也應當採用這種民主的方法進行自我敎育和自我改造。毛澤東同志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届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開會詞中特別指出:「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種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國在各方面徹底實現民主改革和逐步實行工業化的重要條件之一。」
   據我個人的體會,要改造思想首先要打破自滿自足和自以爲是的態度,必須先有自我批評的精神,然後才能取得別人的幫助。自以爲是的人往往不能反省自己的缺點,同時拒絕別人的批評,因此就成爲不可救藥的病症。也不可能每個人都有充分的自我批評精神,有些人認為自己已經批評了自己,就不必需別人批評了,這也是不對的。只有先進行自我批評,爭取別人的批評與幫助,再把主觀與客觀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求得改造。
   總之,學習毛澤東思想是進行思想改造的門徑。我們應當團結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領導下,爲改造思想展開熱烈的學習運動。(轉載解放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澤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