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合眾社歐洲新聞總編輯供認西歐備戰計劃是個無法實現的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7230
颗粒名称: 美國合眾社歐洲新聞總編輯供認西歐備戰計劃是個無法實現的夢
分类号: E19
摘要: 1951年,在北大西洋侵略集團羅馬會議上逼迫其附庸國家加速擴軍而遭受挫折的美國,目前正繼續拚命向各附庸國家使用壓力,企圖逼迫它們務必完成美國的備戰計劃。
关键词: 美國 計劃 備戰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八日電)在北大西洋侵略集團羅馬會議上逼迫其附庸國家加速擴軍而遭受挫折的美國,目前正繼續拚命向各附庸國家使用壓力,企圖逼迫它們務必完成美國的備戰計劃。但是,甚至美國駐在西歐的記者也不得不承認這只是一種無法實現的夢想。
   自從羅馬會議在十一月底以失敗而結束以後,負責北大西洋集團戰爭經濟問題的所謂北大西洋公約臨時委員會主席,實際上即美國駐西歐的經濟總督哈里曼,就在十二月三日到倫敦和邱吉爾會談,催促英國加速擴軍。接着他又在五日在巴黎召開臨時委員會會議,討論由哈里曼會同臨時委員會的兩個副主席——英國代表普勞登和法國代表摩納擬出的擴軍計點。到十日,哈里曼會同普勞登、摩納正式向北大西洋侵略集團各國提出了他們的報吿。據美聯社透露,這個報告要求北大西洋集團中除美國、英國、冰島和葡萄牙以外的八個國家在「一九五二年加速他們擴張軍備的努力」,其中甚至規定「各國要把總收入的大多數用作防務費用才能使艾森豪威爾在一九五二年年底接近建立四十個歐洲師的目標」。
   就在哈里曼提出這樣一份野心的計劃的同一天(十日),美國合衆社歐洲新聞總編輯沙克福從巴黎發出了一篇文章,他在研究了合衆社駐西歐各國記者對於西歐各國擴軍運動的調查報告以後,得出了一個和哈里曼的願望完全相反的結論,認爲:「西歐明年不會達到它擴張軍備的目標——甚至在以後幾年也不可能,而且西歐防務(應讀為備戰),所依賴的國家中有許多國家要在財政上免於破產就有困難。因此,在戰略上防禦(應讀為侵略)歐洲的大西洋公約的全面計劃就處在危險之中。」
   沙克福列舉出他所以得到如此黯淡的結論的「幾個具體問題」。這些問題就是英法擴軍的問題、西德重新武裝的問題和建立所謂「歐洲軍」的問題,所有這些問題一槪都使沙克福不得不承認充滿危機。
   沙克福首先舉出美國的頭號幫兇——英國的悲慘情况說:「邱吉爾首相承認,一百三十一億六千萬美元的三年軍備計劃,對於這麽一個短時期說來,數目是太大了。……它將不能達到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二年的目標;可能連一九五四年的目標都要到一九五五年以後,甚至是一九五六年以後才能達到。此外,英國在財政上又面臨破產。黃金和美元儲備極度枯竭,以致到了除非明年有變化否則就要完全用光的地步;而英國却是美國對歐洲防務的希望的基石。」至於被美國認為是除西德而外西歐「軍事人力最大來源的法國」,沙克福也失望地說:「法國答應到一九五一年年底提供『隨時可以作戰的』軍隊十個師。但是其中五個師只有百分一七十五左右的兵力,因爲缺少軍官和士兵。越南對法國說來,在財政上和軍事上都是無底洞,法國目前在越南戰爭中所損失的軍官要比它本國所能供應的爲多。一九五二年的軍事預算照計劃要九千五百億法郎,但是通貨膨脹太厲害了,現在要用一萬五千億法郎才能做同樣的事——將來還要螺旋形上昇」。
   在這種情形下,沙克福承認美國在西歐只能依靠「西德在軍火生產和實際兵力方面的幫助」。如果「沒有德國人,艾森豪威爾所能希望的只有『受困』……」但是沙克福又不得不立即指出,美國認爲爲掩護西德重新軍國主義化所必須建立的「歐洲軍」却無法建立起来。因爲,「法、德、比、荷、意、盧森堡對歐洲軍的許多重要的政治問題,基本上還有分歧。……即使這些國家的政府同意了——事實上還有疑問——議會是否會通過是絕對成問題的。法國政府主張最力,但議會是否通過却最成問題。比利時和荷蘭担心會做法、德的尾巴而希望英國參加,但是英國不願參加。……那些幾十年來注意和研究歐洲的現實主義者,甚至那些主張歐洲聯邦或聯盟最力的人也担心要實現這種計劃的日子還很遙遠。」
   沙克福在盤算了所有這一切事實之後,只能無可奈何地說:「西歐各國軍事、財政、經濟的危機已經臨頭。美國再作援助行不行呢?這也並不能解决當前擴充軍備的危機………」他表示希望正在「努力」的哈里曼能解决「如何把大西洋公約國家有限的經濟力量和日趨龐大的軍事需要協調起來的問題」。他預料哈里曼將在報告中說明各國在擴軍方面「因爲一口咬下太多反而嚼不爛」,期待哈里曼能把擴軍計劃放在一個比較現實的基礎上。但是現在哈里曼已經提出了他的報告,其中並沒有解决西歐各種危機的辦法,却反而要求各國加速擴軍。十分明顯,哈里曼的這個計劃决不可能有什麽現實基礎,它將不過成爲美國記者們悲嘆其無法實現的又一個資料而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普勞登
相关人物
摩納
相关人物
哈里曼
相关人物
沙克福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