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劇的創作道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6623
颗粒名称: 影劇的創作道路
并列题名: 「幸福的生活」觀後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2月12日,当代日报刊登一篇電影「幸福的生活」觀後感。
关键词: 電影 「幸福的生活」 主題思想

内容

描寫蘇維埃勞動人民的成就,描寫他們在自己創造起來的美麗的田園裏歌唱和愛的電影「幸福的生活」的故事,及其全部故事的發生所表現的主題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完全是「事實」和「詩」的結合,理想和現實的統一;表徵着作品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特質,眞實地反映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幸福和富有,勞動人民的率直和頑强,而且預示了共產主義的明天。在每一個畫面裏,特別强調地提醒大家,勞動創造在獲致幸福生活的鬥爭當中,是具有如何巨大的决定性意義。
   因之,這裏已不是描寫個人和他的環境的鬥爭了,而是描寫着「個人中間合作的產生,爲人類幸福的集體鬥爭的成長。」我們都知道柯察金、奧立格、索亞吧,這些被蘇聯作家們塑繪出來的英雄們,在保衛祖國的反法西斯的鬥爭中,立下不朽的英勇光輝的榜樣,鼓舞起我們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精神,這是社會主義現實生活中的鬥爭及其勝利的擋寫的成就。今天,蘇維埃文學藝術工作者在共同的目標的鬥爭中,吿訴大家社會主義和平生活的一面,用美麗的和平生活的畫片來鼓舞人們努力於理想社會的追求,電影「幸福的生活」的創作方法是做到了。
   這裏寫出了「一個已經變成自覺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平凡人的偉大,個人的價値及其顯著的特質。」畢百靈、吳雅、謝達莎、郭國良,在這個故事裏面出現的先進人物,都帶着他們的個人價值和其顯著的特質的;他們忠實於自己的事業,他們懂得人類活動最崇高的一環——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一切的個人行動和意志都建築在這個基礎上面。
   畢百靈和吳雅的戀愛是多年以前就進行着的,但戰爭使他們遠離七年。後來的微妙的結合,在甜密的未來生活浸潤裏,不由然的從觀衆的心靈上興起痛恨侵略戰爭的意念。戰爭對我們生活的破壞,從畢百靈和吳雅的故事的發展中强烈地被說明了。它喚醒了大家和平幸福的保衛是如何重要。這個偉大的意義在謝達莎和郭國良的戀愛中又這樣被鮮明的展示着,這兩個年靑人的坦直的行動却給我們拉開了遼遠的景幕。法西斯的侵略戰爭造成了千萬個畢百靈和吳雅的故事,而今天千萬個謝達莎和郭國良在成長,把畢百靈和吳雅的悲劇性成分在年靑人的身上揚棄了,以後就再沒有這樣的事出現,這是浪漫主義的天空和現實主義的地面打成一片,描寫和平人民精神生活的最大的意義所在,也就是蘇聯藝術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藝思想指導之下的成就之處。
   同時影片又告訴我們人的生活怎樣的一刻也不能和黨的領導與指示相離,誰培養着人的意志與人格的成長,誰洗滌着人的品質與靈魂?影片對於區委書記郭林的描寫,許多集體主義行爲的描寫,是深刻地表現出来了。
   構成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都一一被影片「幸福的生活」反映出來了,喜劇的愉快情調沒有損害莊嚴的、完整的、敎育激勵的藝術眞正意義,這是來自蘇維埃社會的好電影。
   我們新中國人民的現實生活,表現在為走向繁榮富強的一切鬥爭事業當中,文藝工作者應該把它反映在藝術作品上去敎育和改造大家,蘇聯電影「幸福的生活」的創作方法是値得文藝工作者特別是影劇工作者學習的。(引文摘自瓦西里耶夫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特質」一文)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林
相关人物
郭國良
相关人物
謝達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