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過去的浪費現象克服損公利私的作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5275
颗粒名称: 檢討過去的浪費現象克服損公利私的作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1月28日当代日报登载了檢討過去的浪費現象克服損公利私的作風。
关键词: 個人主義 態度 作風

内容

編輯同志:
   同志們看了我這篇檢討,也許認爲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値一提,如果有這樣的看法,是不對的。因爲我們既不允許大錯誤,也不寬恕小錯誤;小錯誤的逐漸發展和積累就成大錯誤了。因此,無論大小錯誤都應以嚴肅的態度對待他,這是正確的、必要的。
   解放二年來,我在共產黨、人民政府的教育下,雖然得到了一些改造、但根深蒂固的舊意識還是殘存着,在短短的二個多月的工作中,就犯了一系列的錯誤:
   第一、損公利己的個人主義作風:把自己的利益從頭到尾盤算得精精細細,絲毫不肯走漏。下個月的津貼作何用途,在今天之前已打算好了,在使用方面不肯隨便化費,如看電影化費了一二千元有時還要後悔;在寫信方面,寄給同志的信不是一個信封十幾件就是拿到工作委員會發文時附出去。這種精細的盤算在客觀上看起来似乎有好的一面,但實際上却是嚴重的個人主義在作祟。
   我對自己的利益如此重視,如此精打細算,但對公家的東西却大大不同了,似乎像共產主義社會的「各取所需」,要什麽買什麽,要多少拿多少,根本沒有想到化的是人民的血汗。如以寫信來說吧,為了愛虛榮、好形式、信上有個錯字或寫得不好看就換一張,有時甚至換了三五張,再加上寫信的洋洋大篇,一寫就是五六張,這樣,七十元一張的信紙不是要費去五六百元了嗎?而且這又不止五次十次的事,公家的有光紙拿来訂筆記簿,公家的香烟和茶葉拿来招待私客,甚至自己也要揩油,過去我以爲這是生活上的小事,精簡節約也節約不到幾個錢,通過初步學習和朱訊廳長關於「譚副主席報告」的傳達,我才認識了問題不是節約了幾個錢而是批判造成浪費的損公利己個人主義思想,毛主席說:「凡是損公利己的事都是犯罪的行爲」,繼續發展下去不難造成貪污浪費的現象。毛主席所號召的「抗美援朝、愛國增產運動必須結合思想改造運動」,眞說明了這個問題,同時像我這樣的小事在目前來說不止我一個,當然有幾千幾萬,如果把這些小事併起來就爲大事了。因此我除了自己向這錯誤思想作鬥爭外,並提供大家把這些小事與大事一樣的來對付它,淸除它。
   第二、是漠不關心的自由主義作風:比如說,總務工作你說他沒有系統沒有規律,它也有系統也有規律的,不過主要是要靠自己動腦筋想辦法。但我呢旣不動腦筋想辦法,整天東跑西溜浪費時間,並且還造成漠不關心的態度,如廁所間和走廊的電燈,過去常有開到天亮,我始終沒有檢查,有一次甚至把自己辦公室裏的電燈沒有熄去睡覺,直到傳達員醒來才叫我。還有對付發文具紙張,過去只採取照條付物,有求必應的態度,要什麽付什麽,要多少付多少,從來沒有預算結算;一個月的信紙、信封、便條發了三千七百多張。照這個月發出的三百三十張來計算的話,要浪費二十八萬元多。這還只是信紙、信封、便條上的計算,如果把所有文具完全計算一下,該是可驚的數字,這些不必要的浪費,都在我一個人的手中放過去了。
   這樣事實的例子敎育了我,不能再糊塗了。應該堅决向忽視小事和漠不關心的自由主義作鬥爭,徹底改造思想,厲行節約,爲鞏固與發展國防建設、經濟建設而努力。
   中國水產公司胡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胡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