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柯里爾」雜誌出版反蘇特刊愛倫堡撰文痛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4777
颗粒名称: 美國「柯里爾」雜誌出版反蘇特刊愛倫堡撰文痛斥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1月22日愛倫堡撰文痛斥美國「柯里爾」雜誌出版反蘇特刊。
关键词: 愛倫堡 痛斥 反蘇特刊

内容

(新華社訊)塔斯社莫斯科十五日電:今天「眞理報」刊載了愛倫堡的一篇專文。
   愛倫堡寫道:銷行頗廣的美國的「柯里爾」雜誌最近出了一期特刋,討論進攻蘇聯的戰爭。據該雜誌的編者說:他們準備這個特刋一共花了九個月的工夫,而參加這個準備工作的不僅有著名的新聞記者,而且還有「重要的政治、軍事和經濟方面的思想家,包括華盛頓高級官員和外交專家們在內」。由此可見,「柯里爾」雜誌的這一期特刋是配合着艾奇遜先生在巴黎所說的「和平計劃」而同時編輯起來的。像那個小紅頭巾故事一樣,美國狼决心戴上祖母的頭巾,可是它忘記了藏起它的牙齒。
   愛倫堡繼續寫道:「有資格的人士」和「華盛頓的高級官員們」在編印「柯里爾」雜誌特刊的時候,想吿訴天眞的美國人說: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對於新世界的居民們,這個大戰一来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二來是一次愉快的旅行。該雜誌這一期的封面上畫着一幅蘇聯地圖,上面橫寫着「將它佔領」這幾個字,還畫着一個美國佔領軍,一個端着帶刺刀的步槍的非常像那十足至納粹黨衛軍隊員的美國憲兵。
   「柯里爾」雜誌的僱員們很詳盡地描寫蘇聯城市的毁滅以及美國人神話一樣的勝利。不用說,每一個有思想的人看到這種狂妄自大的神氣都會大吃一驚的。但是,「柯里爾」雜誌顯然以為:它的數百萬讀者之中一個有思想的人也沒有。編輯部命令它的一個僱員描寫莫斯科的毀滅,又命令第二個描寫傘兵的着陸,更命令第三個草擬勝利的戰報。這並不是普通的愚蠢與狂妄,這是透頂的愚蠢和破紀錄的狂妄。在美國雜誌上贏得一場勝利並不是一件難事,實際上用不着花九個月的工夫……
   在描寫蘇聯以及整個歐洲的毁滅時,美國的文士們開始做起白日夢,夢想着那將是一個多麽美麗的人間天堂。
   愛倫堡援引了該雜誌的幾項瘋狂的計劃,例如:蘇聯的工廠將要出租或者出售給外國的商人。
   紅軍劇院將要改名爲新世界劇院,並在裏面上演美國的喜劇「美男與嬌娘」。
   「柯里爾」雜誌將在莫斯科用俄文出版。
   愛倫堡寫道:很難想像還有什麽更陳腐和更荒唐的事情了。這家跟摩根托拉斯有關係的雜誌夢想着怎樣來毁滅半個世界,以便摩根佔當第四十九州或第五十九州之喉舌的卑微的角色爲滿足的報紙說得比這更坦白,那是很困難的了。
   許多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大會上的唯命是從,艾奇遜先生是有把握的。然而,他也明白表决並不是一切,因爲除了幾百個訓練有素的外交家之外,還有千百萬的人民在,他們都要認眞地思考一下:爲了「柯里爾」雜誌可以用俄文出版而去送死,是不是值得的。艾奇遜先生的「愛好和平」並不是由於商人們良心的不安,而是由於和平擁護者力量的壯大。僅在一年之前,華盛頓的「高級官員們」談到斯德哥爾摩宣言、談到和平大會的時候,還曾輕蔑地微笑。現在他們可不再笑了。
   我根本沒有過高估計旣得成就有蘇聯的工廠以及他的雜誌可以在蘇聯銷行。
   愛倫堡繼續寫道:「柯里爾」雜誌的這一期特刊已經驚動了整個西方的輿論界。法國的「世界報」稱這一期的「柯里爾」是一種「挑釁」,甚至在美國國內,一些誰也不會懷疑它同情蘇聯的報紙也都表示了抗議。
   在十一月六日的「世界報」上,該報駐華盛頓記者說明了艾奇遜先生爲什麽决定在巴黎大談和平,而不談拉斯維加斯試驗場上的試驗,它說:「必須比蘇聯先走一着………戰略還和以前一樣,只是戰術改變了。此間承認:莫斯科關於和平宣傳的成功使得答覆成爲必要的。」
   愛倫堡寫道:要想找一家以充的意向。危險並未過去。「世界報」說得很對:華盛頓的貪婪的人們改變了他們的戰術,可沒有改變他們的戰略。他們並沒有放棄他們的計劃,但他們不得不用陰謀,不得不訴諸詭計,不得不把「柯里爾」雜誌藏在手提皮包裏,而發表許多演說,用有關和平利益的冗長的辯論來掩護戰爭的計劃。
   世界和平理事會第二屆會議就在聯合國大會開幕的那一天結束了工作。各國人民的代表們擬訂了和平的方案,並將它送交各國政府的代表。出席世界和平理事會維也納會議的許多代表們,如布利埃、斯崔特夫人等,都曾發表演說,談到聯合國組織。他們都指出:各國人民寄予希望的聯合國已經逸出了和平的道路。無論是布利埃,無論是澳大利亞代表斯崔特夫人,或是世界和平理事會的其他理事,並不想使得聯合國垮台,像美國報紙所寫的那樣;恰恰相反,他們是想挽救聯合國,使它恢復在紐約郊外喪失掉的威信。
   愛倫堡強調指出:和平不是經由侵佔台灣、不是經由武裝納粹黨衛軍、不是經由毁滅朝鮮的城市、不是經由在舊金山上演的喜劇、不是經由應充軍備運動而能達到的。和平是經由關於協議的眞誠談判、經由禁止原子武器、並且經由足以確保大小國家同等安全的裁減軍備才能達到的。聯合國組織在錯誤的道路上已經走得太遠。聯合國的藍旗裝飾着「柯里爾」雜誌那可恥的特刋並不是偶然的,豺狼們已經决心用這面旗子作爲他們軍事僞裝的一部分了。但是,聯合國組織依然可以退出戰爭的道路,而走上和平道路的。
   愛倫堡最後寫道:世界和平理事會維也納會議表明:積極保衛和平的觀念已經深入民心。各國的代表都說到加強各國文化關係的必要。他們以决不允許外國商人來支配他們命運的人民的代表資格發言。據「柯里爾」雜誌—的狂人們斷言:一九五二年的夏季就要成爲衝突的夏季。深信各國人民的力量與警覺的世界和平理事會已經宣佈:一九五二年的夏季必須成爲和平的夏季;這個夏季將致力於交換代表團,學生旅行,各種文化的措施,以幫助各國人民學習彼此更清楚地了解。
   我們不久就可以看出聯合國大會對於眞正人民的聲音所採取的態度。這裏有「柯里爾」雜誌所建議的一條道路——挑釁、敵對、擴充軍備運動、最後是最殘酷的戰爭的道路。這裏也有另外一條道路——和平的道路。我們確信人類必將採取這一條道路。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愛倫堡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