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蘇聨(38)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4274
颗粒名称: 偉大的蘇聨(38)
并列题名: 第二次五年計劃
分类号: G210
摘要: 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開始於一九三二年,基本任務是「澈底消滅資本主義成分,把經濟中和人們意識中的資本主義餘毒克服。
关键词: 蘇聯 五年計劃 建設

内容

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開始於一九三二年,基本任務是「澈底消滅資本主義成分,把經濟中和人們意識中的資本主義餘毒克服,在最新技術基礎上完成全部國民經濟的改造。……」也可以說是完成沒有階級的社會主義建設。所以它比第一次五年計劃更宏偉。這個計劃在一九三七年四月一日就完成了,祗化了四年三個月。工業產量增加到超過戰前水準八倍左右。這個計劃全部工程建設投資為一千三百萬萬盧布,比第一次五年計劃多一倍以上。
   在第二次五年計劃的時期中,烏拉爾與伏爾加之間的地方,開闢了好幾處石油礦場,其產量僅次於蘇聯最大石油產地巴庫,被稱爲「巴庫第二」;中亞細亞也建立了許多石油工業中心。烏拉爾——庫茲湼茨區工業中心擴大了,成爲世界最大的工業中心之一。莫斯科通向白海、波羅的海的大運河系統也在這時開始興建。
   第二次五年計劃的結果,使蘇聯的電力、石油、煤、鋼鉄、鋁、化學工業、機器製造業,都較戰前水準增加了兩倍到四倍,甚至有增加到三十倍四十倍的。特別是拖拉機和汽車、飛機、大砲、坦克,戰前根本沒有,現在都有了。(這時已製造了五十一萬架拖拉機和十二萬架收割機。)
   以農業來說,農業集體化完成了,集體農場和國營農場的面積,佔了全部農民耕種面積的百分之九九·二,全部農業也已完全機械化了。
   工人的工資比三、四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農民的收成比三年前增加了五至六倍,工農的生活福利大大改善了,文化敎育的普及運動空前高漲起來。(本報資料室)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蘇聯
相关地名
中亞細亞
相关地名
莫斯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