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公司大通支公司配合棉糧收購工作到農村供應工業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4055
颗粒名称: 百貨公司大通支公司配合棉糧收購工作到農村供應工業品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51年,中國百貨公司大通支公司和所屬貴池、至德辦事處,配合收購棉糧工作,大力組織工業品下鄉,滿足農民需要。
关键词: 農民 供應 農村

内容

(本報皖南池州訊)中國百貨公司大通支公司和所屬貴池、至德辦事處,配合收購棉糧工作,大力組織工業品下鄉,滿足農民需要。各地在供應工業品時,除加强原有機構力量,延長營業時間外,並在重點地區增設機構,深入農村直接供應。例如貴池、至德辦事處,在九月十三日、十七日,已分別在貴池鳥沙峽和東流張溪鎭兩地,增設了兩個小組,大通支公司在十月十二日,也在銅陵順安鎭增設一個小組,都先後開展了供銷業務。農民們非常滿意,都說:「我們賣出棉花、糧食,馬上就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了。」
   各地百貨小組供應的物資,主要是棉布、香烟、煤油、膠鞋、肥皂、毛巾、襪子等,都是農民需要的日用品,很受農民歡迎。順安鎭百貨小組開始營業的頭一天,就賣出了一千多萬元的貨。別的各地銷貨額也都普遍增加。經過百貨小組大力供應,對滿足農民需要,穩定市場價格,起了很大作用。比如順安鎭在百貨公司沒有設立機構供應以前,私商賣東西價錢沒有一定,貨品缺乏的時候,就乘機抬高價格,並拿稻穀代替鈔票在市上流通,農民感到非常不便。從百貨小組供應物品後,這種現象已漸漸沒有了。但是目前還有個別地區百貨小組,事先對農村購買力提高的情况估計不足,供應工作做的不够好,不能滿足農民需要,池州專署工商科,已通知各地百貨公司,今後應當切實掌握當地供求情况,加强調運工作,及時供應,保證農民需要。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