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雨張影片談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2511
颗粒名称: 從雨張影片談起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1年10月29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影片「光輝燦爛」和「夫婦進行曲」的谈论。
关键词: 影片 文化 谈论

内容

最近杭州放映過兩張同一類型的影片:「光輝燦爛」和「夫婦進行曲」。主題都是描寫知識分子如何地從落後轉變過來。雨片中情節的發展和人物的佈置是差不多的:「光輝燦爛」中的吳宗實,「夫婦進行曲」中之陳啓元,都是工程師、技術人員;解放前過着優裕的生活,不問政治。解放了,要進步,被太太拉住後腿;結果呢,在工人的熱情鼓舞之下,有了新創造新成績,於是太太「忽然」省悟過來,跟着丈夫進步了。
   當然囉,在共產黨領導之下,解放以來雖只短短的二年多,各方面的進步和成就,這是每一個角落裏的人都能感覺到的。知識分子在黨的團結敎育改造下,他們的轉變和進步,這是必然的。但在文藝創作上,怎樣來表現這一個偉大的力量呢?當然不是喊幾句政治口號,或者單憑一個理論上的「槪念」,揑造一個故事便可以達成任務的——它必須通過一個細緻的藝術形式。
   這兩張影片,留給我的印象是非常糢糊的,沒有多少感動;我自己也是一個知識分子,但片中的人物,對我非常陌生。說得粗魯一點,這種「槪念化」的人物是沒有生命的。
   我曾看過紅旗歌,我雖不是一個工廠工人,但我覺得馬芬姐這個人物親切可愛,閉起眼睛來猶歷歷在目。我也看過龍鬚溝,我雖沒有到過北京,但覺得王大媽這個人物彷彿那裏見過。爲什麽會有這樣不同的感覺呢?
   我想應該談到「現實主義」在創作中應用的問題了。槪念化、公式化的創造人物,一定失敗,因為他們不是有血肉的活人。那麽,所寫的人物故事是否一定要眞人眞事呢?這當然不是這樣。魯迅先生告訴過我們,阿q的頭在紹興,阿q的脚在北京……(大意如此);阿q是中國人,但你找遍了全中國却找不到眞的阿q。朋友,你會覺得這話太奧妙嗎?
   因此,我以爲重提一下舊調,還是值得的:第一,多從現實生活中體驗,創造出「典型」來;不要在書房裏幻想,徒然在創作公式中兜圈子。第二,在朝鮮的戰場上,在國內的工廠、農村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多着呢!不要老把自己拘束在狹的生活圈子裏,誇獎自己(小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的如何如何進步。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方卿
责任者
陳啓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杭州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