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戰勝了雨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2508
颗粒名称: 我們戰勝了雨季
并列题名: 浙江志願手術隊朝鮮通訊之七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0月29日当代报登载的浙江志願手術隊朝鮮通訊。
关键词: 朝鮮 通訊 任務

内容

當我們告別祖國來到朝鮮半個月後,北朝鮮的氣候入了雨季,一直到九月初,整整的一個多月,就沒有一個完整的晴天。雖則雨季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但是,在同志們堅强的决心下,我們戰勝了雨季,完成了工作任務。
   朝鮮多山,我們居住的那一山區又多係沙質和黃泥土壤,疏鬆而缺少粘性,水份的飽和量很少,所以一下雨,滿山都是水,溪水高漲得很快,道路、土地也很容易被冲刷。恰巧今年的雨又特別大,我們的被子衣服雜物是經常被雨水浸漬着的。木橋冲走以後,我們每天都得橫渡三、四丈寬的溪水,冒雨去工作,有時溪水深及腰部,水勢急得像大海漲潮一樣,浪花不斷地撲向我們,有的同志被冲倒了,大家拉起來再走,或者五六個人拉在一起,踏穩脚步,勇敢地渡過去。有幾次,大水漲到胸部,涉水而過是不可能了,大家就爬過崎嶇的縣崖削壁,穿過沒有路的荆棘荒草叢生的山林,繞過四五里地奔向手術室。那裏不能打傘,也不能穿雨衣,衣服濕透了,同志們就穿着濕衣濕鞋堅持着工作。深夜,爲了防空,就只能摸索著高低不平泥濘不堪的山路,浸著刺骨的寒水回來。手脚刺破了,忍住痛;滑倒了,爬起來再走。就這樣,我們淋着雨回到宿處。在山溝裏洗去脚上的泥漿,躺進打濕了的發着霉味的地舖。白天,醫師們下院去檢查病人,在大雨中越過山嶺溪流,爲手術後的傷員治療,解除痛苦。護士們冒着大雨去洗手術後沾滿了血的敷料、被單、消毒衣,淋得像落湯鷄一樣。但是大家還是那樣愉快地幹着,毫無怨言。因爲大家都知道,唯有這樣,才是眞正的「一切爲了傷病員。」
   雨季破壞了交通,使傷員轉移發生了障礙。上級提出了突擊治療的口號,我們的工作就更緊張了。爲了減少傷員在担架上冒雨通過被大水冲壞掉高低不平的山道和漲著水的溪流時可能增加的痛苦,我們就組成了突擊手術隊,天一亮就帶着器械材料,到十幾里路以外的醫院連隊去工作,到夜裏十時才回來。一天下午,雨下得特別大,醫師們從院裏檢査傷員回來,說有傷員需要立刻行手術,但是昨天已經把所有敷料都用光了,護士同志們就動起來了,冒著雨到手術室,有的去洗淨敷料,到燒著坑的熱屋子裏晾乾,有的忙著做紗布棉球;有的趕著縫新的手術單,一直忙到黄昏,才把一切東西準備好,裝進鍋子去作蒸氣消毒。急急忙忙的辛勞了一天,但是我們終於勝利了。第二天一早,我們又帶著材料下院去展開工作了。
   大雨也破壞著我們的家——篷帳和山洞,一天傍晚,忽然男同志住的帳篷塌倒了,我們就冒着雨把它重新搭起來,而且比以前更結實。隊長住的山洞,雨季裏上下都流水,在暴風雨的一天,洞子裏泥土塌下好幾塊,第二天也就修復了。
   長久的大雨,使伙房的柴火發生了恐慌,我們響應上級的號召,大家幫着打柴火。雨一停,同志們就上山去背被大風刮倒的大松樹,幾個人扛一段,送到伙房去。從來沒有壓過重東西的肩膀,肩着樹覺得熱辣辣的,喘着氣,背下山坡,汗粘着樹層刺得癢癢的。大家哼出了新學的朝鮮歌,脚步就顯得輕快了,工作淸閒的幾天,我們就這樣愉快地勞動着。
   雨季終於已經過去了,柔和的太陽放射着溫暖的光,像在祝賀着我們的勝利。的確我們戰勝了雨季,完成了工作任務,我們的心也變得更堅强了。我們在等待着接受更大更繁重的任務,要在工作中去克服比雨季所帶給我們的更多的困難,在抗美援朝的隊伍裏,是永遠不會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韋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朝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