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浙江革命老根據地人民代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2422
颗粒名称: 訪浙江革命老根據地人民代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0月,應邀去北京參加國慶典禮的浙江革命老根據地人民代表一行二十六人回到杭州。
关键词: 北京 國慶典禮 代表

内容

應邀去北京參加國慶典禮的浙江革命老根據地人民代表一行二十六人,回到杭州了。他們的回來,受到杭州人民的熱烈歡迎。在過去艱苦黑暗的日子裏,他們在毛主席、共產黨領導下,用自己的生命和敵人進行頑强的鬥爭,他們有的人的家在鬥爭中被拆散了,有的人的親人在鬥爭中光榮犧牲了,有的人在鬥爭中變成了殘廢,但他們却鍛鍊得像鋼鐵一樣。他們爲了全中國人民的解放,獻出了自己所有的一切。他們對人民解放事業表現了無限的忠誠。
   在這許多英雄的人民代表中,有烈屬和軍屬,有堅持革命鬥爭的有功人物,有生產、支前的模範。他們不僅曾在險惡的環境中對敵人始終堅貞不屈,就是全國解放後的今天,他們依舊站在鬥爭的最前列,積極響應祖國的號召。毛主席題給老根據地人民的「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十二個字,隨便你問那一位代表,他們都會興奮的說:我們一定要更努力,才不致辜負毛主席他老人家給我們光榮的題字。他們敬愛人民領袖比愛護自己的生命還深切,他們愛護革命同志像愛護自己的親人。他們說:有了毛主席與共產黨,我們的生命才有熱、才有光、才有力—老根據地人民光輝的英勇事蹟,是無法說得完的。但他們都說:「這些算不了什麽!在毛主席、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都可以做得到的!」
   優秀的共產黨員黃爵賢,今年已經六十足歲了,他於一九二七年就參加革命,爲了人民解放事業,他在黨的領導下—直與反動派作着頑强忘我的鬥爭。一九三〇年,他就担任了肇平垟村黨的支部書記兼宣傳委員,在一段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中,反動派一連幾次的向肇平垟進攻,在堅苦的環境中,他化裝了商人逃出反動派的包圍。但半年後他又回到肇平垟,在附近地區組織羣衆,向羣衆宣傳,擴大充實革命力量;這樣一直到一九四〇年,又因反動派搜捕緊張,他偽裝成為一個學佛經的在家修行人,暗地裏却做通訊聯絡工作,傳送當時黨在浙南的機關報「時事週報」等革命宣傳讀物;一直坚持到解放。解放後他担任了肇平垟鄕的副鄉長,一九五〇年改任正鄉長,領導當地農民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運動開展時,全鄉就有二十八個靑年農民報名參加了志願軍。去年土改後,全村精耕細作,每畝地平均增產了三十斤穀子。最近他因身體不好,辭去了鄉長,專門領導當地農民讀書、學習,現在全鄉已有一所有三十餘間屋子的小學校了。他談到這次去北京參加國慶典禮的感想時說:我做夢也想不到會看見毛主席,我一定要牢記着毛主席對我們說的話,回去要領導大家勤生產,充實抗美援朝力量。
   過去是革命鬥爭中的優秀工作者,今天又是積極生產的勞動模範黃瑞泰,雖然已經有五十三歲的年紀,但看上去還祗四—來歲樣子。他敍述自己的鬥爭經過說:「我是一九四〇年參加革命的,當時游隊祗三十幾個人,後來一直發展到五、六千人,革命根據地也因此鞏固下來」。一九四六年抗日戰爭勝利、部隊北撤後,他不幸遭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兩次,雖經反動派嚴刑拷打,但他始終不屈服,反動派對他也無可奈何。後來經黨營救出獄。在黨的領導下,他繼續在四明山根據地從事革命鬥爭,掩護游擊隊工作,當革命鬥爭到最緊張的時候,他鼓勵了克子參軍。全國解放以後,他又在鄕裏帶頭積極生產,並動員羣衆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將該鄉一條二十二里路長的公路修好;去年春荒時,他積極參加互助組,和大家渡過春荒。由於他熱心幫助別人耕種,幷在互助組中發揮了很大的推動力量,受到羣眾愛戴,被評爲「救濟模範」。今年二月間他在杭州參加了全省第一届農業勞模代表大會回去後,就將交流來的經驗,傳達給老鄉。最近他又担任了鄕合作社的理事。他說:「我們祗要聽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生活會越過越好」。
   六十二歲的老大娘王熊氏,從一九四二年開始,將她的家作爲在餘姚、上虞一帶工作的革命同志的家,他每天爲堅持在游擊區和地下祕密工作的同志們準備茶水、飯食,雖深宵夜半,她從不說聲疲倦。她的兒十—媳婦都是革命同志的最好朋友,一九四八年反動派將她全家逮捕,祗逃出他兒子一人。她和她女壻被僞餘姚縣政府押送到杭州,在獄中受盡嚴刑拷打,但她始終堅持不屈;一九四九年五月杭州解放,她才光榮出獄。提起在獄中情景,她那慈祥的臉上就顯出憤怒,她說:「反動派要想從我口中得到些東西,那簡直是昏了頭」。這次她去北京參加國慶典禮時,很多過去在餘姚、上虞一帶堅持游擊戰的同志,現在在北京的,聞訊紛紛去望她,她說:「看到這些同志都不認識了,等到說起來,才依稀記得,我眞想不到還會看到他們呢?」談起這次沿途她所見到的事物,她說:「我如果再年輕二十年多好,這樣好的國家,實在太敎人愛了」。她又說:「這次我回去後,一定要好好的向老鄉們宣傳,要大家努力增產,加强國家力量,支援抗美援朝。尤其是要多種棉花、絡蔴,讓我們杭州啊!上海啊的那些人工廠中的機器,可以多生產些東西。」
   浙江老根據地的人民,是我們全省、全市人民最好的榜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對人民解放事業的無限忠誠;學習他們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澤東
相关人物
黃爵賢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浙江
相关地名
杭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