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時事述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1618
颗粒名称: 半月時事述評
并列题名: (十月一日至十五日)原載「時事手冊」第二十五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0月20日当代报登载的时事评述文章。
关键词: 时事 原子武器 朝鲜战争

内容

斯大林關於原子武器談話的偉大意義
   十月六日,蘇聯眞理報發表了斯大林大元帥關於原子武器問題答眞理報記者問。斯大林的這個談話,在目前國際形勢下發表,有着很重大的意義。
   首先,斯大林的這個談話,嚴重地警告了美帝國主義侵略者,並給了它一個十分沉重的打擊。大家知道,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帝國主義就一直企圖壟斷原子彈的祕密,作為實現它侵略的工具,並且用這來向蘇聯、人民民主國家和世界各國人民實行恐嚇和敲詐。現在,蘇聯已擁有原子彈,美國對原子彈的壟斷是不再存在了。斯大林說得很明白:「一旦美國進攻我們國家,美國統治集團就將使用原子彈。就是由於這種情况,蘇聯才不得不備有原子武器,以便有充分的準備對付侵略者。」
   蘇聯擁有原子彈的消息,使得美帝國主義非常苦惱,它們原先說鬼嚇人,現在反而嚇了自己,因此表現得驚驚慌慌。但是斯大林說:「這種驚慌是毫無根據的」,「因爲蘇聯並沒有在什麽時候進攻美國或其他任何國家的想法。」因此,美國侵略者所表現的恐慌,恰好反映了他們對原子壟斷政策完全破產以後的沮喪和悲哀。
   其次,斯大林的談話進一步肅清了某些人還存在的恐美思想,加強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力量和信心。蘇聯擁有原子彈,這就剝奪了美帝國主義所依靠的這張用來嚇人的壟斷原子彈的王牌,這就將大大鼓舞世界人民更充滿信心地爲爭取世界的和平而鬥爭。
   蘇聯雖然擁有原子武器,但是它仍然堅持過去對原子武器實行「國際管制」的一貫主張,斯大林在談話中重申了這個主張,並駁斥了美國的所謂「管制」,這種「管制」不是禁止使用原子武器,而是把使用原子武器合法化。
   中國人民熱烈擁護斯大林的談話。他們將爲斯大林的談話所鼓舞,更進一步加强抗美援朝的鬥爭,直到迫使敵人放下武器。
   美方仍在玩弄阻撓停戰談判的詭計
   由於美國方面繼續採取阻撓和破壞的辦法,使得停頓已達五十多天的朝鮮停戰談判,到現在還沒有恢復。
   自從美方承認了九月十日的一次破壞開城中立區事件,並表示願對這次破壞事件採取負責態度以後,我方爲了使談判得以繼續進行,曾屢次建議雙方代表立即在開城恢復談判。但是,美方却以更換會議地址來繼續拖延談判的恢復。我方爲了再作一次和平的努力,並考驗美方是否尙有和平的誠意,金日成、彭德懷兩將軍在十月七日給李奇微的信中,正式建議將停戰會議地區的中立範圍,擴大成為連開城和汶山都包括在內的雙方都負有責任的一個長形地區,並把會場地址移到板門店,由雙方平等負責保護這個會場地區。金、彭兩將軍在十月九日又建議雙方聯絡官於十日在板門店會晤,立即協商雙方代表團的復會事宜。
   我方的這個建議,又一次表示了我方對和平的眞誠努力。但是美方却在繼續玩弄阻撓和拖延談判的陰謀。
   雙方聯絡官自十日起在板門店舉行的會談,曾就雙方代表團復會的基本條件大致取得了一致的意見,我方聯絡官於是就具體建議雙方代表團在十二日復會。只要美方還有一點和談誠意的話,停戰談判便能立即恢復。但是美方聯絡官却仍悍然拒絕。美方就這樣蠻橫地使本來馬上就可以復會的停戰談判,繼續陷於停頓。
   和美方繼續阻撓談判恢復的同時,美國侵略軍在遭受不斷的痛擊以後,又於九月二十九日在朝鮮前綫發動了所謂「秋季攻勢」。
   但是,在英勇的中朝人民部隊的堅強打擊下,進行這次軍事冒險的美國侵略軍已付出了重大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從上月二十九日到本月六日的一週中,我方已殲敵達一萬三千多名。毫無疑問,美國侵略軍的這個所謂「秋季攻勢」,必然將和前此所發動的「目標有限的攻勢」一樣,遭受到慘敗。照目前情况來看,敵人在朝鮮戰場每天平均至少要死傷一千五百人左右,也就是說每月要傷亡四、五萬人。這個數字已比過去一年每月平均數增加了約一倍。同時,最近美國空軍的損失率也上升到每天十架以上。現在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方面士氣高漲,越戰越強,而且強大的後備隊還沒有顯身手。如果美國侵略者胆敢破壞停戰談判,一意孤行地繼續進行新的軍事冒險,它們不但不能得到任何好處,而且只能自食遭受更慘重打擊的惡果,這是完全可以預料的。
   「毛澤東選集」出版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已經在十月十二日出版。第二、三、四卷也將要陸續出版。「毛澤東選集」是毛主席運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學說,來解决中國革命問題的成果的彙集,因此,它的出版,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事業中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政治生活中一項重大的事情。
   「毛澤東選集」是由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主持出版的,它包括了毛主席在中國革命各個時期中的重要著作。這部選集是按照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所經歷的五個歷史時期和著作的年月次序而編輯的。選集中的各篇著作,都經毛主席親自校閱過,並由選集出版委員會作了一些題解和註釋。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的出版,得到了全國人民熱烈歡迎。第一批總發行量六十萬册,很快就在許多大城市中全部賣光了。人們說:「我買到了這書,就像見到毛主席一樣的高興。」『我學習「毛澤東選集」,就覺得毛主席站在我的面前向我指示着前進的方向。』
   中國共產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已紛紛發出指示,要求所屬各級黨委認眞組織幹部學習這一偉大的文獻。中共中央華北局、東北局並决定明年發動大規模學習「毛澤東選集」的運動。
   「毛澤東選集」的出版,可以使我國人民在思想和理論水平上大大提高一步,從而有力地推進我們偉大祖國各方面的建設工作。各地幹部應該認眞地研究這—偉大的著作,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以便更好地爲人民服務。
   進一步加强中蘇友好的工作
   本月五日是中蘇友好協會成立兩週年的紀念日,中蘇友好協會總會曾在這一天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會。同日,中蘇友好協會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也在北京開幕,這一會議總結了兩年的工作,規定了進一步開展中蘇友好工作的方針和任務,十三日勝利閉幕。
   兩年來中蘇友好協會的工作,已有了很大的發展。目前全國二千一百多個縣份中,大約已有五分之三的縣份建立了中蘇友好協會的組織。全國會員已有一千七百多萬人。在這兩年當中,中蘇友好協會在我國廣大人民羣衆中,進行了極大規模的關於中蘇友好和介紹蘇聯的宣傳敎育工作,使我國各階層人民普遍地提高了對蘇聯的認識。增進了對蘇聯的友好。在這一期間,中蘇兩國間的代表人物的來往和文化交流,也大大地加强了兩國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更進一步地鞏固了中蘇兩國人民的大團結。
   但是,目前各地在開展中蘇友好的工作上,還有不少的缺點。有些地區對這一工作還沒有足够的重視;有些地區把這一工作當作只是上層的和文藝娛樂的活動;有些地區對部分人民思想上對蘇聯的不正確看法,和特務間諜分子的造謠誣衊,沒有及時地進行有力的解釋和駁斥。這些缺點都必須迅速加以糾正。加强中蘇友好的工作,對於加强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和對於我國建設事業的發展,都極爲重要。毛主席去年十月五日曾經告訴我們:「中蘇兩國人民的團結極爲重要,這兩國人民團結一致了,世界人民的團結就不困難了。」我們必須遵照毛主席的這一指示,進一步加强中蘇兩大國家的友好團結。
   貫澈教育為工農開門的新學制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十月一日明令公佈關於改革學制的决定,這是中國人民用革命的方法來發展人民敎育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我國原有學制有許多缺點,這些缺點正如改革學制决定中所指出的:「工人、農民的幹部學校和各種補習學校和訓練班,在學校系統中沒有應有的地位;初等學校修業六年並分為初高兩級的辦法,使廣大的勞動人民子女難於受到完全的初等敎育;技術學校沒有一定的制度,不能適應培養國家建設人才的要求。」這就是說,在舊學制之下,佔據社會生產的重要地位的勞動人民,反而是受排斥的;社會生產的活動和各種實際需要,在學校中得不到充分的表現,教育和實際生活常常是距離得很遠的。這個舊學制反映了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質,是為地主、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服務的。
   針對舊學制的這些基本缺點,新學制作了明確的過渡性的改革。新學制的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小學實行五年修業的一貫制,取消初高兩級修業六年的分段制,便利了廣大勞動人民尤其是農民的子女能够受到完全的初等敎育。另外新學制中確定了各種形式的幹部學校、補習學校、訓練班、技術學校在整個學校系統中的地位,各種技術學校並能够互相銜接,使技術敎育更好地結合實際。總之,新學制是貫徹了敎育為工農開門的方針。
   這個學制將自一九五二年起,有計劃有重點地在全國推行,它將使我國人民羣衆的文化水平迅速提高,將爲國家的各項建設事業培養大批幹部,從而促進我國文化的高漲,並加速我國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轉變。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苏联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
朝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