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鄉村女敎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0015
颗粒名称: 我們的「鄉村女敎師」
其他题名: ——記人民的女教師宋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0月1日当代报登载了人民的女教师宋冰。
关键词: 当代报 女教师 宋冰

内容

宋冰是杭縣賀家塘小學的敎師,由於她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使賀家塘小學辦得有相當成績,而使她自己也獲得了像蘇聯電影「鄉村女教師」那樣無比的光榮。參加了全省初等敎育會議,最近又出席了全國初等敎育會議。
   賀家塘在解放前,本來有一所村小,然而能上學的只有十幾個地主的子弟,校長也不負責,夏天睡懶覺,冬天晒太陽,成天混在地主家裏。解放後舊校長託故溜了,學校就停辦下來。當時一般羣眾對學校沒有正確認識,認為「飯都吃不飽,那有錢來讀書?」宋冰就在這樣的情况下到那裏去辦村校,當時不但羣衆不理她,甚至連住宿的地方都找不到,開始她也曾鬧過情緒,認爲困難太多無從着手。但經過領導上的說服敎育,她才初步安定了工作情緒。
   首先她想到要辦好學校,祗有依靠羣衆,鄕村剛解放暫時困難是有的,祗要自己努力,困難就會克服。於是,她就在寒假中,在婦女會主任俞玉明的幫助下,深入羣眾同甘共苦,跟着羣衆踏荸薺,把糠粑當飯吃,白天協助農民下田生產,夜裏替農民算帳,慢慢地使羣衆感動了,大家才認識到:「現在的教師,與過去究竟不同了。」因此對學校的態度也有了初步轉變。同時,由於她深入羣衆,找出了學校所以辦不起來的原因,主要是農村中一般兒童也是生產力的一部份,家長們都認爲讀了書,生產就荒廢了。針對這些情况,宋冰就動腦筋,想辦法,把全校四十三個兒童組織了四個踏荸薺小組,七個割羊草小組,每天午後抽出二個小時來生產,自己也親自加入兒童隊去,一面了解情况,一面參加勞動。休息時大家一起唱歌、講故事、認認字,使兒童對學校生活興趣也提高了,使生產在互助下也有了很好效果。半個學期,一共踏了一萬多斤荸薺,三十五個兒童也解决了五十四隻羊的飼料,家長們看到這些成績都笑了:「現在的學校眞好,有書讀,又能生產」。打破了家長們片面强調生產,不讓兒童到校讀書的錯誤觀念。在擴大村幹會議和家長會議中,通過了撥出鬥爭米一石五斗,作爲書籍費,家長們也自動以生產所得的一部份來捐獻,支持學校。
   爲了爭取廣大兒童入學,宋冰就主動去聯繫幾個頑皮孩子的家庭,了解兒童的個性,主動去接近他們,動員他們參加學習、生產,在她的敎育下,這些兒童在思想上、行動上也起了變化,對新社會發生了熱愛,不願再做壞孩子,不再偸春花、採水菓。這樣,全村一百十七名學齡兒童就全部入了學,同時在兒童的幫助下,八十六名農民婦女也開始學習文化。由於生產和工作時間的不同,她就運用各種各樣方式來組織她們學習。每天早上有兒童早班,午後有婦女午班,通過婦女午班,又回去組成了四個家庭婦女小組,來學文化,解决了一部份為孩子牽累的農婦學習上的困難。其他有十五個成天在野外放鴨子的孩子,也成立了三組,把敎育送上門去,每天由小先生送字塊去傳授他們,每週集合一次檢查學習效果。這樣一天從早上到晚上半夜,連自己燒飯,幾乎沒有一點休息的時間。
   宋冰為什麽能有這種爲勞動人民服務的精神呢?主要是解放後新社會給予她的教育,她看到廣大農民在土地改革後翻了身,貧窮的農村起了根本的變化,因此使她認識到敎育工作是整個革命事業中重要的一環,她並不以爲小學敎育工作者工作苦、地位低,沒有出路,她也沒有認爲自己年紀靑,整天跟小朋友「胡鬧」太沒出息,她清楚認識到小學敎育工作者的重要,而肩負起敎育下一代的重大任務。她像蘇聯電影中的人民敎師華爾華娜一樣,爲培養千萬個優秀的未來國家建設者而努力,她的這種熱愛勞動人民的高貴品質,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陆加
责任者
宋冰
相关人物
俞玉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杭縣賀家塘小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縣賀家塘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