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9837
颗粒名称: 新人村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新人村」在蘇北大豐縣東北部,有一萬三千多游民正在這裏進行勞動改造。
关键词: 蘇北大豐縣 新人村 勞動改造

内容

新華社記者夏寧
   「新人村」在蘇北大豐縣東北部,有一萬三千多游民正在這裏進行勞動改造。
   一九四九年年底,上海市人民政府為了改造解放不久的舊上海成爲人民的新上海,曾將流浪街頭不務正業的人,包括流氓竊盜、打手、乞丐等,收容進上海勞動教養所。他們當中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是吸毒的,百分之七十的人患有梅毒。他們在勞動教養所了解了人民政府的政策後,都表示願意在勞動中改造自己。後來便來到了新人村從事墾荒植棉。
   第一批七千人是在去年五月到達新人村的。開始有很多人不願勞動,裝病、偷懶甚至還有少數逃跑的。新人村工作人員耐心地對他們進行了敎育。同時人民政府從上海、蘇州等地動員了大批醫生護士來爲他們治病。大豐縣人民政府又先後組織了一萬多農民幫助他們開荒,敎他們耕田,幷幫他們蓋起三千多間房子,開了一百多條排水河道。由於診治和勞動,大部分人的疾病都已痊愈。體力也增强了,有百分之三十的人體重增加一倍以上。全勞動力也從原有的百分之十一增加到百分之六十五。他們的勞動態度也逐步轉變。據第三大村就一千零六十九人進行調查的結果,在初期,他們當中有百分之六十六的人是不願勞動的。到了今年三月,這樣的人就只佔百分之十了。他們當中原來祗有百分之三的人會耕田,現在個個都學會了。在全新人村,有一百多人被評選為勞動模範。
   由於人民政府貫澈執行了正確政策和墾民自己勞動的結果,在這方圓二十里的荒草地上,已經新建立起大小十八個村莊,和一個市鎭。這些村的總名就叫「新人村」。新人村中有學校、醫院、工廠、銀行、合作社郵局以及輪船、汽車、電話等近代交通和通訊工具。新人村週圍一萬多畝草地已變成了肥美的棉田,墾民幷使用着新式農具耕種。現在,墾民正興奮地摘着朶朶雪白的棉花,供給國家增產紗布。
   十八個村的五個村中,已有一千二百多墾民安家立業。他們享有人民的一切自由與權利。今年七月才從上海被送到新人村來的游民張濟深,看到過去和他一樣墮落的老友李建華的家庭,窗明几凈,人人歡樂,當場感動得哭了。墾民安家以後,勞動情緒也更加高漲。村與村組與組間經常自動發起勞動競賽。有的人天不亮就起來磨鋏刀,有的人連午覺也不睡忙着開渠。
   「新人村」新生的人們,非常感激人民政府對他們的改造。他們說:過去我們流浪街頭,沒吃、沒穿沒住,而且還有病。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曾抓我們進過什麽敎養所,但那是學壞所。一個初做小偸的在那裏關上三個月,結識上些老手,再出來「本領」就大了。現在毛主席,人民政府對我們是眞好,救了我們的命,敎育我們勞動,只要勞動就有飯吃,這眞是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我們今後,一定要為建設新中國而加倍努力。
   「新人村」的建設,在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着。正在建造中的自來水塔和發電廠,爭取在國慶節日發電送水、以慶祝祖國這一偉大的節日(新華社揚州二十八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