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之風不可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7611
颗粒名称: 抄襲之風不可長
分类号: G210
摘要: 笔者认为文學作品、繪畫作品的抄襲。這是—個值得重視的現象。
关键词: 文學作品 繪畫作品 抄襲

内容

必須指出:在目前國內報刊發表的作品中,已經不止一地和不止一次的發現過嚴重的抄襲行爲。除文學作品外,還包括繪畫作品的抄襲。這是—個值得重視的現象。
   繼八月三十日浙江日報公開批評陳冰心等的抄襲,白炎的畫稿以後,當代日報又發現了小水竊取了路季石的作品,而在四卷六期的『文藝報』文藝動態一欄中,並更多的指出關於國內各級刋文藝作品的抄襲行爲。如:
   『………雁軍的「爺兒倆拉閑話」(詩、歌、畫第六期)被楊濃坤連題目都一字不改的抄錄發表在「東北文藝」三卷五期上………松江文藝讀者寧之在該刊二卷五期來信中指出,有位名叫陳富銘的「作者」接二連三抄襲別人作品竟達四次以上,分別在各地報刋發表。此外北京「光明日報」上海「文匯報」等,都曾一再發現抄襲作品………』在八月底,人民日報上也揭發了一些抄襲成書的現象。
   這說明還有少數人在創作的態度上,犯上了不可原諒的對報刋對人民不負責任的態度。在思想上是存在嚴重的問題的。因爲他們沒有自覺的認識到今天爲人民服務的品德的高貴,和對人民負有怎樣重大的責任。存在一種僥倖心理,把人家東西改頭換面,一逞私利。這種剽竊的行爲是十分要不得的。
   報刋發表了抄襲的作品,編輯工作者是應該負失察的責任的,然而事實上報刋的編輯也沒有那麽多的眼睛,這種工作,還必須全國各地的讀者予編輯者以協助,隨時揭發這種行爲,才會有很好的效果。
   我認爲,在今天這個新的社會中,是有可能叫這種現象少到沒有的程度的。這主要要靠每一個文藝工作者自覺程度的提高。同時我們還要隨時予這些抄襲者以揭發;並予以嚴厲的批評。我們要指出他們所以這樣做的思想根源,協助其改正,把這種不良的抄襲行為予以清除。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樹中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