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交易所看美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3503
颗粒名称: 從交易所看美國
其他题名: 所中的不安與焦慮,正是美國統治集團的心情寫照。他們害怕和平會喪失他們的利潤。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7月美國證券交易所冷淸,股票的行情上下波動,但呈現着下跌的趨勢。
关键词: 美國 證券交易 冷淸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五日電)塔斯社莫斯科十八日訊:「眞理報」駐紐約記者費利波夫與李托施科訪問芝加哥的證券交易所後報道說:表面上看來,交易所的一切似乎和往常一樣,可是,如果看一下經紀人與投機家的愁眉不展的憂鬱面孔,就可以明白,當初美國帝國主義者侵略朝鮮的行動曾經使股票投機生意狂熱一時,而今天的交易所却顯得冷淸清的,彌漫着不安和憂慮的氣氛了。股票的行情上下波動,但呈現着下跌的趨勢。交易所裏的不安與焦慮正好說明了美國統治集團因開城談判的開始而產生的心情。美國的反動報紙並不隱諱現在籠罩着華盛頓官場的情緒。
   費利波夫與李托施科回溯了所謂國防動員署署長威爾生的廣播演說。威爾生在實質上承認了股票行情的下跌是因爲有可能和平解决朝鮮的衝突之後,他號召不管朝鮮停戰談判的結果如何,繼續進行擴充軍備運動。國防部長馬歇爾、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最高法院院長文生以及美國的其他一些官員最近都發表了類似的聲明。是什麽東西使得美國高級官員發表彼此類似的倉皇失措的聲明呢?爲什麽華盛頓一看到有可能結束朝鮮戰爭便憂慮起來了呢?費利波夫與李托施科回答道:美國的統治集團挑起了朝鮮衝突,接着就對朝鮮人民進行武裝干涉,無非是爲了利用朝鮮戰爭,來把擴充軍備運動擴大到空前未有的規模,把巨額預算經費用於軍事生產、開始强制美國全部經濟轉向戰爭軌道。現在,用和平的辦法解决朝鮮衝突,就會等於消除了國際緊張局勢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同時也就是鞏固普遍和平的重要前提。然而正是因爲這種情形,美國壟斷資本集團就不願用和平方法来解决朝鮮衝突,因爲對他們來說,緊張的國際局勢以及相隨而來的擴充軍備運動,早已成爲從政府的軍事訂貨獲取億萬利潤的必要條件,和即使是暫時地逃避經濟危機打擊的手段了。美國的反動報紙公然無恥地承認,美國統治集團害怕和平,因爲持久的和平會使擴充軍備運動停止,從而使美國的億萬富翁不能大發橫財。美國官方代表與壟斷資本家報紙的言論使人毫不懷疑,華爾街打算繼續執行侵略政策與擴充軍備的政策。
   不能不指出,美國帝國主義的頭目越來越害怕和平,是在這樣的時候表現出來的,這時千百萬美國大衆聽到有可能和平解决朝鮮衝突的消息感到十分滿意。他們把自己盼望過好日子、盼望和平與國際安全的希望和朝鮮的停戰聯系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麽美國的進步社會與全體和平戰士充滿決心,要為爭取朝鮮的和平而奮鬥,要粉碎美國戰爭販子的圈套的緣故。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費利波夫
相关人物
李托施科
相关人物
威爾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