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廠復工大生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3321
颗粒名称: 紗廠復工大生產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7月全國紗廠全面復工,恢復每週八班的開工率。
关键词: 紗廠 復工 開工率

内容

全國紗廠從六月六日開始有計劃的停工,到七月二十二日按照預定計劃可吿結束;從七月二十三日起,已全面復工,恢復每週八班的開工率。
   這樣一個有計劃的全面停工是史無前例的一件大事。在中央的縝密計劃下,在地方有關當局的正確領導下,配合了公私勞資四方面的團結努力,使停工期間進行的各項工作都有了輝煌的成就,爲迎接秋收後的大生產準備下了有利的條件。這一驚人的事蹟將使棉紡工業的生產經營躍進一個新的階段;同時也將在中國產業發展的歷史上留下可紀念的一頁。
   事情是怎樣發展的呢?所有的成就是怎樣得來的呢?它們的影響將是怎樣的呢?
   第一,有計劃的停工、復工,結束了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政府的官僚勾結所造成的殘餘罪孽,爲自力更生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由於抗日戰爭勝利後,反動政府的官僚和美帝國主義者之間的勾結,摧毁了國內固有的植棉基礎,造成了依賴美棉的惡果,以至在解放一年以前,棉紡業就已感到原棉供應的恐慌。全國大陸基本解放後,人民政府就展開全國範圍的植棉運動,以期解除原棉的恐慌。一九五〇年全國原棉的收穫量比一九四九年要增一倍,植棉運動本身的成就是可歡的。但由於全國解放後人民購買力的提高,紗廠開工率也隨着增高,因之客觀上原棉的供應,還不能與需要量取得平衡。今年度棉紡生產計劃時就不得不參照原棉供應的實際情况來决定,經過了這一次的停工調整,把過去若干年來帝國主義者和反動官僚所勾結造成的罪惡的牽絆一刀斬斷了;今年秋收以後,原棉的供應便不成問題,從此可以在目力更生的條件之下,邁步前進,不再受任何的拘束了。
   第二、停工計劃是在各種有利條件的支持之下勝利完成的。首先,由於棉紡業採用了全面性的聯合購棉辦法,並且建議政府實施了棉紗統一購銷辦法,使政府在考慮停工計劃時,不必有所顧慮。其次,政府担負起停工費用的大力照顧,鼓舞了企業經營者的積極性,非但樂於負担停工期間的一部份損失,並且能够拿出力量來從事機器和廠房設備的大檢修。
   第三,售棉儲棉運動堅定了勞資雙方對於復工的信心。並且確保了復工計劃的如期實現。全國各產區棉農都踴躍地售出了他們收藏着的陳花。使政府掌握了足够的原棉,使全國紗厰能如期復工,迎接秋收後的大增產。
   第四,停工期間的學習佈置提高了勞資雙方的政治認識,必將更好地團結在一起,爲今後的生產經營創造新的紀錄。加上廠房和機器大檢修以後的更好的物質條件,必將有出於意外的驚人紀錄,迎接即將來臨的大秋收。
   棉紡業在去年秋收後獲得了基本好轉。通過了這次停工期間的種種佈置,預料復工後必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現在工人羣眾的生產情緒大大的提高了,假若企業經營者們配合了這樣的情况,在生產經營上開始新的計劃,相信一定能得到羣衆的支持而能逐步實現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