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對「武訓傳」的意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2956
颗粒名称: 讀者對「武訓傳」的意見
其他题名: 我有「武訓的精神」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7月20日当代报登载读者对電影「武訓傳」的意见。
关键词: 读者 「武訓傳」 意见

内容

武訓的「興學」,不但深深地感動了我,而且做了我志願的指南。要不是人民日報發表『應當重視「武訓傳」的討論』的號召和一些批判文字,不廣泛展開討論,向「武訓精神」學習的偏見是不會被懷疑的。
   在農村中百分之九十以上農民是不識字的。我在鄉下時,常常要替他們代寫書信。每每寫好一信,尤其是年紀較大的老伯伯們往往對我這樣說:「要用功讀書呀!不識字是『亮眼瞎子』,多少痛苦!」這時,我就會想起武訓「苦行興學」的偉大。並把這故事加醬加油的講給農民們聽。有時他們還讚嘆說:「現在可沒有這樣的人了!」「多可憐的農民呀!將來我一定要做一個敎師,農村中的敎師。來救救這批多麽痛苦的農民」。我雖然哥哥無論如何也不贊成我將來做一個敎書匠;他認爲敎師是吃粉筆灰,最沒有辦法的人趕的呆職業。但哥哥怎樣會了解我的「好心腸」呢?
   後來,看到了電影「武訓傳」,這「千古奇丐」,爲窮孩子面數十年如一日的「苦行」,從銀幕上形象的表現出來時,我流了許多熱情的眼淚;在日記本上寫上:「中國農民的歷史中,有了武訓,眞像一粒明珠增加了一道寶貴的光輝…………」
   當時,我看到對完全否定「武訓精神」的文章時,大爲驚奇!略略的思考了一下,就下一個結論說:「武訓『爲了窮孩子』的主觀願望無論如何祇少是有其値得歌頌的價值的」。我思想麻痺的程度由此可見一般。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轟轟烈烈在進行時,武訓還在給農民的敵人——地主階級——培養大批「人材」,不惜辛勞地宣傳封建文化。這難道也是農民歷史中一粒明珠嗎?問題嚴重的是百年後的我,還要加醬加油的講給農民們聽,迷惑他們,愽得一句「現在可沒有這樣的人了!」爲能事。一傳十,十傳百,流傳含有許多毒素的封建思想,這樣的損失,是無法補償的。武訓畢生的「苦行」,眞說明着他罪惡的重大。結果給社會的影響是緩和了階級的矛盾,認爲農民的痛苦是不認字的緣故。祇要掃除農村中「亮眼瞎子」就可以翻身了。我也因此决心做一個農村中的敎師。以這樣的動機,如此的「好心腸」去爲農民服務,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這對我以前教條主義的學習政治,背誦馬列主義中的隻言片語是一個活生生的敎訓。一天到晚學習「階級」「立場」,結果還是在鬧「階級」「立場」上的問題。何等貧弱的政治、思想水平!今後,不但要打破自滿的學習情緒,並且要靈活的運用,聯系實際問題,加強政治學習,肅淸我「武訓的精神」,站穩階級立場,眞正做一個人民需要的「農村中的敎師」。
   ·趙恒烈·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趙恒烈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