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鐵機鉗工場第六小組向馬恒昌小組報告六月份生產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2694
颗粒名称: 浙鐵機鉗工場第六小組向馬恒昌小組報告六月份生產情况
并列题名: 應戰條件已全部做到;惟廢品產生較多,現正設法爭取減低中。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1年7月,浙江鉄工廠機鉗工場第六小組工友,檢查了6月份的生產情况,聯系6月份中的抗美援朝運動,寫信給馬恒昌小組報告檢查結果。
关键词: 钳工 生产情况 应战条件

内容

(本報訊)浙江鉄工廠機鉗工場第六小組工友,最近檢查了六月份的生產情况,聯系六月份中的抗美援朝運動,寫信給馬恒昌小組報告檢查結果。
   信內報吿他們在六月份開頭時,就在廠內首先響應了抗美援朝總會的「六一」號召,大家保證要把行政交給的兩百套細紗機錠子(每套七件)的定時生產任務提早完成。接着,又熱烈地展開並推動了全廠卅多個小組展開捐獻飛機大砲運動,同時更對愛國公約進行了一次檢查,發現有些條文已經不適當,就大家討論修訂為:㈠生產上保證完成行政上交給的生產任務,爭取把廢品率降低到百分之〇·五;(二)節約原料,車產品時盡量用零料,用油料時盡量用廢機油;(三)響應抗美援朝總會三大號召,增產獎金捐出全部或一部,每逢季節慰問烈軍屬一次;㈣保護工廠,隨時防止反革命份子的破壞活動,發現後毫不隱瞞的檢舉出來,同時要保護好工作母機和做好糾察工作;(五)組織讀報組,並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在日常的工作中,由於大家政治覺悟的提高,而且又有了應戰條件和愛國公約作為指標,生產就特別對勁,同志們時刻不忘記應戰條件,所以遇有困難時,就碰在一起研究原因,對一些技術不够熟練的新工友,熟練工友就發揮了友愛互助精神,經常給予幫助,生產小組長在下班後,每天留到晚上九、十點鐘才肯回家去;因此,六月份中不但應戰條件已經全部做到,而且在製作兩百套細紗機錠子的任務上,原來規定生產時間是一四九·二〇〇分鐘,結果提前了二九·九八〇分鐘完成,實現了響應三大號召時大家提出的「提前完成生產任務」的保證;另外,又改進了車錠壳的刀架子深度尺等十多種大小工具。但也有一個最大的缺點,便是產品質量還沒有達到愛國公約中訂出的降低到百分之〇·五的目標,原因是五月份下旬組裏增加了七位新工友、四位工徒,他們在技術上、工作母機的操作方法上都不大熟練,所以廢品產生較多。為了克服這個缺點,除仍舊要檢查第一個活外,目前已經決定再由小組長實行中途檢查產品的辦法,並建立了日夜班交接制度,把「產廢品不隱瞞」作爲一個重要條件訂進了交接班辦法;一方面鼓勵熟練工友進一步幫助新工友掌握技術,以爭取把廢品率降低到百分之〇·五,全部實現愛國公約的第一條。
   該組在報告了上述生產情况後,最後向馬恒昌小組提出要求,希望能够經常在報上或寫信告訴他們一些關於創造發明的經驗,幫助他們從現有成績上再前進一步,把生產搞得更好,用這樣的實際行動來抗美援朝,以建設偉大的祖國。(陸志華)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陸志華
责任者
馬恒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