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進步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1463
颗粒名称: 我的父親進步了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7月5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三十周年的纪念文章。
关键词: 家属 人民警察 思想觉悟

内容

解放後,我父親仍舊殘存着濃厚的舊意識,「孤芳自賞」、「與世無爭」是他的人生觀。但他脾氣却是暴燥和古怪的,在家庭的生活裏,稍不適意,一抬手便把桌子打翻,熱水瓶打碎,駡起來無盡無休;鄰居們都很少同他接近的。
   去年春天裏,來了三位幹部,到我們團體裏來做工作。他們簡樸的作風和堅苦耐勞的工作態度,使我們團體裏每一個人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和感動。但是:我父親却說:「還不是這一套,我不信誰不想吃好的,穿好的」。「敬而遠之」是他對工作同志們的態度。當他看到我每天在羣衆工作中的忙碌,他就說:「窮忙什麼?一個錢不多掙,何必呢?」「少管閒事吧!身體要緊,事情辦不好,還要得罪人」。我便像開導說服羣衆一樣的來耐心的和他講道理。我父親說的一句回答是:「我活了半輩子了,這點事還不懂?」
   但新社會風氣影響下,他的思想也不能不慢慢轉變了——去年五月裏,我們在打掃整理一所大房子,大家都忙於搬東西,掃房子,一位身體不好的同志滿頭的泥土和汗水,帶着頭在工作着。我父看了以後,回來對我說了第一句話:「共產黨的幹部,不但能動嘴說,而且是眞動手幹」,搖了搖頭繼續說下去:「了不起」。他在街上看到了人民警察處理問題的時候,是那樣的耐心解釋,和靄公正的態度和作風,使他更體會到共產黨來了,一切都在變,都在向新的方向來轉變。之後,他每天早晨必到湖濱六公園去看報紙;當去年中蘇友好條約的簽定、廣大人民認購折實公債的踴躍情况、新中國建設的輝煌成就、全國軍事上勝利的發展,以至於人民警察親自替居民送回了失迷了的小孩,西湖游船工友每天早晨的學習精神和紀律,團體裏一位五十多歲的老演員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和更多的事例,使我父親在思想上,和認識上逐步的獲得了提高。
   一天,他和我說:「我也找個工作吧!」我想起了過去我給介紹了一個管理茶水的工作,他一方面怕勞動,又是礙面子,不肯去做。這次我問他累得了嗎?他出乎意外的說:「在新社會裏,自己不勞動,誰來給飯吃?」於是,去年秋天,他找到工作了,是在一個縣地方機關去服務,臨行,我送他到了車站;他對我說:「最好是叫我搞些勞動的工作,先把我的勞動觀點樹立起來,再慢慢來學習旁的」。
   在來信裏,告訴我,他每天在學習。冬天回家來了一趟,向我要了幾本書籍去;其中有一本「社會發展史」,他告訴我,他們現在正在學習這個,說:「要想改造自己,就得先把這個問題認識清楚………」。我看了他像一個小學生一樣的態度和表情,使我深刻的體會到共產黨的偉大。
   最近,他來了一封信,裏面說:「………聽說最近你身體不好!要好好的休養,因爲這是為人民服務的本錢。但不能强調身體不好,而對羣衆工作不下工夫………捐獻武器的運動,你怎樣響應?最近報上號召:捐獻武器要與增加生產相結合……我是長期捐獻、每月兩萬元,直到打垮侵略者爲止……」。更使我感動的是要我多多學習共產黨工作幹部的堅苦樸實的作風,和忍勞忍怨、嚴己寬人的態度。把我父親前後的思想意識對照一下,使我慶幸我父親在共產黨的敎育下獲得了進步。更使我在父親的幫助下也穫得了提高,因此我對黨也產生了更深刻認識□體會。——共產黨敎育了我的父親,敎育了每一個人民。
   「七一」是共產黨的卅週年紀念,爲了慶祝這個偉大的節日,我也自願的從本月起,每月捐獻兩萬元,購買武器,加强我們保衛世界和平的力量,同時來響應我父親的捐獻行動。(稿費捐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金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