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1293
颗粒名称: 共產黨人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7月3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三十周年的文章。
关键词: 共产党员 反动派 新中国

内容

中國人民在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經過了三十年的艱苦困難的鬥爭,如今得到了偉大的勝利。這勝利不僅改變了中國的面貌,而且也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但是,誰都知道:這二十年不是一個短促的時間,這個鬥爭也不是很單純的過程。而千千萬萬優秀的共產黨員在黨和毛主席的敎養下,爲人民革命事業而犧牲過的。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卅週年。我們眼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欣欣向榮,偉大的祖國光輝地照耀着人間。中國人民新的一代正是湧現着。我們怎能不歌頌黨,我們怎能不歌唱毛主席呢?然而,共產黨和毛主席是太偉大了,我沒有辦法說出感激的心懷,我想:我只有把共產黨和毛主席所敎養的一個優秀兒女來說一說。
   我永遠記得這樣一個共產黨員。他年靑,富有活力,講話的聲音,和婉而低沉,戴一付無邊的水晶眼鏡,圓圓的臉,大約是近視的緣故吧,頭總是翹起來,好像凝望着遠處的什麽似的。他便是潘訓,一個名詩人,小說家和翻譯家,但是,他不是象牙之塔裏面的文藝家,他是為中國人民革命而戰鬥,他是被反動派屠殺在天津的牢獄裏的。
   潘訓字漠華,是□平人,浙江一師的學生,沒有畢業,便用他哥哥潘祥的文憑考進北大的。當他在一師的時候,是湖畔詩社的名詩人,與馮雪峯,汪靜之,姚蓬子齊名。在北大,他學的是英文,翻譯了沙寗。在一九二五年加大了中國共產黨,從事鬥爭。
   直到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事變後,他從北京回南,担任了黨的地下工作。當時杭州方面,一度曾由門致中領導與反動派進行堅决的鬥爭。那時分,浙江方面反動派屠殺革命,是極其兇惡的。不久,門致中被捕,與貝介甫等都犧牲了。潘漢華幸脫虎口,先逃亡故鄉,再潛往北京,一直爲黨而工作。
   記得在一九三一年的春間,我正從上海江蘇第二監獄被釋放後,到了北京。我和他在馬神廟前面的一所小公寓裏見面了。這些年來,他是更堅强了,在這火熱的鬥爭中,簡直把他鍊成鋼了。
   這正是一個夜上,我們兩個人坐在一間狹小而潮濕的房間裏,眞是春寒料峭,紙窗上風呼呼的吹進來,他滔滔地說着。
   『德奎,你這三年的牢獄生活,是有意義的。我們只有在火裏才考驗了自己。反動派任何參酷的手段,壓不住中國人民的鬥爭,黨領導着我們向前進,中國革命是一定勝利的。』
   我靜靜地聽,可是,我的心是何等的激動呀!我在牢獄裏整整三年,看見了多少同志的死亡,槍殺的,病死的,瘋狂的,死是嚇不倒共產黨員的。在我心裏有着無數的優秀的共產黨員的形象,任何一個角落裏戰鬥都在進行着。
   後來,我流浪到法國去時,曾在一個朋友的信中,他說起了潘漠華的死。據說:他爲了在北方進行了文藝的統戰工作,和反動派正在作激烈的鬥爭中,在天津被捕槍殺了。
   朋友們!我們今天過着這樣幸福的生活,想到明天更幸福而光輝的生活,怎能够不懷着感激而振奮的心情,跟着共產黨走呢?黨和毛主席敎養下的千千萬萬優秀的共產黨人,爲人民事業而毫無猶移地供獻了自己的生命,誰能够不感到祖國有這樣優秀的兒女而驕傲呢?
   中國共產黨在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之下,一切國內外的反動派都一個一國被打倒下去了。我們堅決跟着共產黨走,迅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的建設,走向嶄新的社會主義社會!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天蔚
责任者
潘漠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国共产党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