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0797
颗粒名称: (一)
分类号: E289.55
摘要: 抗日戰爭使中國革命中的敵、友、我的陣綫及其力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與改組。
关键词: 抗日戰爭 中國革命 發生變化與改組

内容

抗日戰爭使中國革命中的敵、友、我的陣綫及其力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與改組。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證明了帝國主義是中國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死敵。抗日戰爭的八年間,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慘遭日寇的屠殺與摧毁,而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這一野蠻無恥的侵略,却得到了美英帝國主義『綏靖政策』的鼓勵。美英帝國主義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一方面企圖緩和對日矛盾,使日寇成爲進攻社會主義蘇聯的東方的前哨,另一方面則支使蔣介石反動政府加緊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以便達到通過蔣介石反動政府奴役中國人民的目的。當時帝國主義操縱的『國際聯盟』所派遣的『李頓調查團』,就是以要求『國際共管東北』代替日本獨佔,來結束它的調查報告的。美帝國主義除『勸中國政府採取妥協步調』外,並在錦州事變之後發表無恥聲明,宣稱『(一)美國絲毫無意干涉日本在滿洲合法的權利;(二)不擬過問日本解决任何事件,惟此項事件,不得破壞美國權利』。美英帝國主義與日本侵略者狼狽爲奸的面目,是早已暴露無遺了。
   當時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政府,對於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軍事進攻,採取了可恥的不抵抗主義,並且宣佈『攘外必先安內』,又訓令他的軍隊說:『有言抗日者殺無赦』而集中力量繼續對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紅軍進攻。
   但是,嚴重的民族危機,却使中國人民日益革命化了。不但中國工人和農民羣衆,日益覺悟起來,興起了抗日救亡的民族鬥爭,也不但廣大的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積極投入了革命的隊伍,在各大城市中開展了學生羣眾的反日示威運動;而且在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內部也發生了新的動搖分裂和衝突。一部分民族資產階級,鄕村富農和小地主,甚至一部分和日本帝國主義及蔣介石統治集團有矛盾的地方統治勢力,對於民族革命運動,或參加、或同情、或採取中立。廣大的人民羣衆都從切身的經驗中,對國民黨反動統治日益失望,逐漸把希望寄托於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人民革命政權和人民革命軍隊。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聶榮臻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