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國共產党卅週年誕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0793
颗粒名称: 紀念中國共產党卅週年誕辰
并列题名: 訪革命的故都——新瑞金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筆者訪革命的故都新瑞金見聞。
关键词: 筆者 訪新瑞金 見聞

内容

在慶賀中國共產黨誕生的三十週年之前,記者特地走訪了具有光榮革命歷史意義的土地革命時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的首都——瑞金。
   瑞金是個古老的城市,羣山環繞,城中橫貫着綿江,城西北近十里之處,矗立着一座古塔,古塔的側翼,便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所在地——沙洲壩村。
   一九二九年毛主席率領紅軍進入江西、福建一帶,發動羣衆,進行游擊戰爭,建立了以瑞金爲中心的革命根據地。在毛主席、共產黨領導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瑞金人民,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實行了土地改革,人民翻了身,分了田,開始過着自由幸福生活。他們唱着:
   日頭出來煌煌紅,好得朱德毛澤東,
   打土豪呀分田地,寡婦之人有老公。
   這首山歌有力地描述了老紅色區——瑞金人民對自己的領袖如何的敬愛,和他們幸福生活的情景。
   但是,瑞金人民這種幸福的生活,國民黨反動派是不甘心讓他們過下去的。他們連續對革命根據地進行了五次「圍剿」。在毛主席和共產黨領導下,於粉碎了敵人五次「圍剿」之後,爲了保存實力,堅持一致對外抗日,於一九三四年十月出師北上抗日,暫別了瑞金人民。
   英勇鬥爭十五年
   別了毛主席和共產黨的瑞金人民,再不是過着幸福的生活和任情的歌唱了;騎在他們頭上的是一向與中國革命人民為敵的國民黨反動派和惡霸、地主反動的封建勢力。這些反革命勢力,對瑞金人民實行殘酷的血腥統治。僅沙洲壩一地的革命幹部與無辜的人民即有二十三人死在蔣匪幫屠刀之下。瑞金全縣總共遭受蔣匪幫殘殺達一萬二千人以上。農民的土地被地主奪走,家產也被洗刼一空。十五年來的漫長歲月裏,瑞金人民是受盡了折磨。
   但是,英勇不屈的瑞金人民,雖然遭受到敵人用盡慘絕人寰的血腥統治,他們並沒有被蔣匪幫這種淫威所嚇倒,也沒有絲毫挫折了他們的鬥爭意志;相反的他們的鬥爭意志更加堅强,他們與敵人進行了英勇的鬥爭。他們堅定地相信「毛主席的隊伍是會回來的」!當時中共汀瑞縣委書記劉國琛同志率領游擊隊,一直堅持向敵人鬥爭到一九四六年。沙洲壩二千餘農民起來反抗敵人的壓榨,該村黄秀英(女)曾親手殺死二名僞鄕警。黃柏區葉坪鄉謝椿山、鍾文柏並到毛主席開會的地方(東華山上)祈望「毛主席、紅軍快點打回來,解放他們」。這些動人的事例是不勝枚舉的。它說明瑞金人民在十五年內是怎樣的渴望着毛主席和共產黨早日回來啊!
   瑞金人民渴望已久而堅信「毛主席的隊伍是會回來的」,這個日子終於到來了,這就是瑞金人民劃時代的日子——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三日,毛主席的隊伍——人民解放軍解放了瑞金,榮歸離別了十五年之久的革命故里。
   從這天起,宣判了國民黨反動派、惡霸、地主階級在瑞金血腥統治的死刑:永不復返了!
   發揮了光榮的革命傳統
   有着光榮革命傳統的瑞金人民,重獲解放後即首先響應共產黨、人民政府的號召,展開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運動。進行了減租、反霸、廢債,並在農民羣眾的普遍要求下於去年十二月實行了土地改革。歷經四個月的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瑞金全縣已有三分之二的地區,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了農民土地所有制,有十五萬九千五百餘人(佔全縣二十二萬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分得了土地,和價値五十三億元的鬥爭果實。打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和封建地主階級加予農民身上的枷鎖,解决了農民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困難,使今年農業生產得到大力的發展。光榮的瑞金人民再度深深地感到毛主席和共產黨給他們的恩情。爲了保衛旣得的翻身勝利果實,成萬的靑年農民踴躍地參加民兵和參加地方武裝。
   在土地改革和鎭壓反革命運動當中,瑞金人民同時展開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愛國運動。作到了家喻戶曉。「五一」遊行示威全縣十八萬餘人(全縣二十二萬人口)參加,簽名和投票反對美帝武裝日本的人數均達十八萬七千六百餘人。參加訂立愛國公約的人數十九萬餘。
   燕子飛來雙是雙,抗美援朝理應當,
   消滅美帝反動派,全國人民樂洋洋。
   這兩首山歌,深刻的描畫了瑞金人民高度愛國主義的表現。
   瑞金的人民解放後經過一系列的社會改革運動,特別是經過土地改革運動,和抗美援朝愛國主義的敎育,鼓舞了生產情緒,積極重建自己幸福的田園。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愛國主義生產競賽,一致提出爭取豐收。為了保證豐收,預防災害,全縣新修與補修的大小圳、陂、堤等工程共一千二百七十三座,保證了全縣三分之一的土地有水灌溉,今年的春耕普遍作到三犂四耙,夏耘普遍進行了二耘二□,更有一部分進行了三耘二□。現在瑞金的早禾長的綠油油的,已達二尺多高。農民們都反映:這是毛主席和共產黨給唵板(我們)帶來的福呀!
   熱愛毛主席,感謝共產黨
   「喝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這是沙洲壩全體人民豎立在井邊上一個達四尺高的牌□上的兩句話。農民說:毛主席曾吃過這個井的水。沙洲壩人民每逢去担水時,都要首先仰望到這幾個字,它標誌着沙洲壩的人民,不!是全瑞金的人民對中國人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的眞摯的熱愛。沙洲壩的人民還把毛主席從前居住過的房子重新裝飾起來,掛上一個嶄新的牌子,牌子上寫着:「毛主席的故居」鮮明的字樣。院子裏並栽滿了柏樹,祝賀毛主席萬壽無疆。
   律陽鄉合溪村家家都懸有毛主席的像,很多土地革命時期見過毛主席的人,看到毛主席像都說:「毛主席發福了,比從前胖的多了,這是全國人民的福氣呀!」
   瑞金的人民永遠忘不了毛主席和共產黨領導着他們進行艱苦英勇的鬥爭,幫助他們翻身的好處。當紀念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三十週年之前,瑞金人民悲喜交集地回憶了過去苦處,比較了現在的好處,瞻望着更幸福的將來。他們紛紛的要以實際行動來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三十週年和感謝毛主席的恩情。如我在沙洲壩參加他們一個座談會,會上農民楊海發說,「從前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時期,我們受封建地主階級的慘酷剝削,沒有田種,吃不上穿不上;共產黨回來了,我們分了田,有吃有穿有田耕,這都是毛主席和共產黨給我們的好處。爲了感謝毛主席和共產黨,紀念「七一」,我們沙洲壩人民要努力生產,保證農業豐收。」不錯,瑞金人民在毛主席、共產黨的領導下是向着更美好的將來前進着。
   瑞金人民二十年來的鬥爭歷史,有力的說明了瑞金的人民和全中國的人民「只有在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由黑暗走向光明,由腐朽走向新生;也只有依靠毛主席和共產黨才能由奴隸走向自由,由貧困走向富强」的這一眞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杜仲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瑞金
相关地名
沙洲壩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