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滯銷土產品在滬找到出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0650
颗粒名称: 又一批滯銷土產品在滬找到出路
并列题名: 國藥竹料笠帽等打開了銷路在國營經濟領導下分別訂約
分类号: F129.71
摘要: 一九五一年六月二十二日以後,浙江代表團又一批滯銷土產品在滬找到出路。
关键词: 浙江代表團 滯銷土產品 在滬找到出路

内容

(本報訊)浙江代表團近日(二十二日以後)續在滬與各地代表團以各種方式展開土產交流業務,在推銷本省滯銷土產方面,由於獲得了各地區國營公司及私商的協助,已有了進一步的成績,相繼與省外各地建立了貿易或聯系的關係。溫州出產的笠帽,由於價廉物美,北京市土產公司一次就向本省代表團訂購了二千頂,簽訂了期貨合同,從而奠定了溫州笠帽行銷華北的基礎。溫靑糖也找得了廣大的市場,南京購進了一萬斤,皖北代表與本省代表簽訂了業務協議書,購進了十萬斤。本省滯銷土產藥材之一,烏藥片已打開了銷路,並且有了大量成交,本省山核桃亦已與上海訂立了合同協議,經銷一批。產量豐富的土紙,在二十五日一天內,就賣給山東、蘇南及上海大批土紙,價值四億元。本省竹桿、竹料開創了長距離的交易,綏遠土產公司向本省代表購進竹桿五千根,竹料一萬斤,這是本省竹料遠銷西北、華東的一個重要的開端。又售給蘇南毛竹五千把又七十占,總値四億七千萬元。
   在推銷磚瓦的工作中,也有了收獲,上海一地即購進本省土靑平瓦五萬張,總値五千五百餘萬元。浙江鄕村工業改進所的土紙,得到了各地歡迎,上海紙商已向該所訂購了八千件元書紙,上海市土產公司亦與該所成立了二百件元書紙的協議。冬筍續有大批成交,上海又與本省代表訂立冬筍協議一筆計達二十萬斤。
   與本省土產大量銷與各地同時,亦繼續採購了大批省外滯銷而本省需要或可打開銷路的土產,如蘇北的北勵、通皮等,均有大量購入。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浙江代表團
相关机构
北京市土產公司
相关机构
上海市土產公司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