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勝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0433
颗粒名称: 爭取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勝利
并列题名: 紀念朝鮮反侵略戰爭一週年
分类号: D609
摘要: 1951年6月25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爭取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勝利的社论文章。
关键词: 抗美援朝 美帝 侵略行为

内容

去年今天,美帝國主義在朝鮮的「三八」綫上,發動了陰謀已久的侵略戰爭;同時,以它的海軍,侵佔了我國的台灣。很明顯,美帝國主義的野心,不僅在奴役朝鮮,而且進而侵略我國,企圖捲土重來,重新騎在我們的頭上。這野心,特別是朝鮮戰局進入第二階段時,表現得更其露骨。那時候,美國侵略軍隊侵佔了漢城和平壤,趾高氣揚,不顧我國人民許多次的嚴重警告,冒險進至鴨綠江邊,嚴重地威脅着我國的安全;它的飛機,更不止一次地侵入我國的領空,屠殺了我們和平的居民。就在這朝鮮戰爭最緊張的階段,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民,爲了保家衛國,發揚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挺身而出,組織了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與朝鮮人民一道抗擊侵略者。從此以後,朝鮮戰爭的形勢,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我們取得了决定性的勝利,遏阻了美帝國主義擴大侵略戰爭的陰謀。
   一年來,朝鮮戰局的變化,雖然是曲折的,但是我勝敵敗的形勢已經非常明顯。我們已經基本上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要進攻就進攻,要防禦就防禦;但敵人呢,却到處挨打,進退兩難,內部矛盾百出危機日益深重,特別是它那些號稱「精銳」的部隊,被我們大量殲滅以後,美帝國主義侵略全世界的計劃,遭到嚴重的打擊。臭名昭彰的戰爭販子魏德邁,也不得不承認侵朝戰爭是一個「無底洞」。是的,中、朝五億以上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儘管美帝國主義决心要在朝鮮戰場上繼續蠻幹下去,但它决沒有力量改變這種被動挨打的局勢,美帝國主義在朝鮮戰場上的失敗,是注定了的。
   前天,新華社電訊吿訴我們,在六月十一日到十五日的五天阻擊戰中,我們又殲滅了敵軍八千餘人,連以前歷次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合計起來,已達二十餘萬。這樣大量的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就更證明了敵人的失敗是無法挽救的,而我們的勝利,則完全是肯定的。
   今天,當我們在紀念朝鮮反侵略戰爭一周年的時候,我們固然要爲過去所已經取得的偉大勝利而鼓舞;然而,我們還必須清醒的認識,在朝鮮的戰場上,還有三十萬左右的敵人,憑藉着裝備上的優勢,進行着垂死的掙扎。我們要消滅這些敵軍,還需要經過比較長期和艱苦的戰爭,還需要再打好幾個漂亮的大勝仗。因此,我們在後方安居樂業的人民,就必須更努力地支援前綫,保證供應前方的一切需要。現在,前方最需要的東西,就是飛機、大砲、坦克等重武裝。抗美援朝總會和省、市分會,都曾經號召我們展開增加生產捐獻武器的運動。
   杭州人民,在歷次的愛國運動中,都曾經有過良好的表現,這幾天,也正在掀起轟轟烈烈的增產捐獻運動。有好些單位,都已經擬訂了下半年的增加生產、增加收入、節省浪費的計劃,在這樣的基礎上,展開捐獻飛機、大砲的運動,例如杭州電廠、華東美術學院等。這是好的、也是主要的一面。但是,也還有一些單位和個人,還沒有很好的展開這一運動,有的還在觀望(如殷實富戶,退職的文武官員)有的則消極的以爲捐獻一些就算了,何必訂增產的計劃(如部份的商人),有的則打算節衣縮食,把原來就已很低的生活水平再降低一些(如個別的工人),我們認爲這些情况,雖然不是運動的主流,但是任它存在甚至流傳下去,則會引起不良的影響和後果,應該及時加以糾正,務必正確貫澈抗美援朝總會和省、市分會的號召,把捐獻建築在增產的基礎上。只有這樣,捐獻運動才有更積極的意義;也只有這樣,既供應了前方的需要,又提高了後方的生產,發展了國家的建設,那我們的捐獻,將會「愈捐愈富」,我們的力量,就是無止境的。同時,我們更希望那些現在還在觀望的人,趕快行動起來,投入捐默飛機大砲的運動裏。讓我們捐默更多的飛機、大砲,來支援我們英勇的人民志願軍,來減少他們作戰時的困難,來消滅更多的敵人,爭取抗美援朝戰爭最後勝利的早日到來!杭州市各界人民們,就讓我們以做好捐獻飛機運動來紀念朝鮮反侵略戰爭的一週年吧。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朝鲜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