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有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0248
颗粒名称: 窗前有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6月22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人民力量的文章。
关键词: 帝国主义 人民 爱国精神

内容

每天,總有好幾個遊行隊伍從窗前走過,雖然我在忙着工作,但一聽到那火熱的敲着的腰鼓聲,忍不住要暫時放下手裏的工作,伏到窗口去看一看。每一個遊行的隊伍幾乎並沒有什麽不同,都是嚴肅的、熱情的行列,有的挑着廢銅爛鐵,有的是高舉着爲捐購飛機大砲所獻出的款項,有的是向政府集體繳納稅款,他們都一樣激情的高呼着口號,一樣驕傲的高擎着鮮豓的紅旗和毛主席像。我幾乎看不出這一個隊伍與那一個隊伍有什麽分別。然而我還是要看,那怕是看一下也好,因爲這些都是新中國的人民!這些景象是我在兩年前絕對看不到的;然而在解放後,人們好像都換了一付新的氣象,都生長了一種新的力量,這種力量永遠互相激盪着。不是嗎?這一隊隊的遊行隊伍,都鼓舞着我,都給我增加着工作的信心與勇氣。
   「看呀,『究竟是什麽人强迫他們出來的呢?』在『陰謀』電影裏美國記者曾這樣說;眞是笑話,那些帝國主義分子就是這樣看不出我們人民力量的!」一位同事看到很多家庭婦女那麽熱情的做着她們從來沒有做過的事,興奮的在遊行,他不禁這樣激動的說。
   是的,我們的新中國人民就是這樣可愛,只要一旦提高了覺悟,他們從切身體驗上感到祖國的可愛,大家過去被壓抑着的愛國熱情都發揮出來了,在新的中國,政權已屬於人民自己,大家又都深信共產黨領導可以信賴,於是只感到祖國的前途充滿着希望的光輝,與過去的悲觀失望完全相反,人們一變而爲樂觀主義的勇往直前,一天天對祖國增加着熱愛。
   我們的祖國,我們祖國的人民,是多麽可愛啊!(稿費捐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尔耆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