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媽媽,但我更愛祖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0056
颗粒名称: 我愛媽媽,但我更愛祖國
并列题名: 我參加了志願援朝醫療隊
分类号: D651.3
摘要: 1951年6月20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作者参加抗美援朝醫療隊的文章。
关键词: 志愿医疗队 抗美援朝 爱国主义精神

内容

我能參加了杭市第一批出發的抗美援朝醫療隊,非常高興。半年来,我一直感受着一個思想鬥爭勝利後清朗的愉快,急切祈望了半年的問題,今天終於實現了。
   六個月前,我經歷着痛苦的思想鬥爭——「家庭和祖國」「媽媽和人民」二個問題,矛盾的纏繞着。那時候,報上天天用觸目的大字登載着靑年學生,工人參加軍事幹校的消息,又陸續的讀到了北京、天津援朝手術隊、上海李藍丁醫療隊出發戰地服務的報導,當看到了省立杭州醫院組織戰地醫療隊簽名的時候,我激動起來了,我覺得我應該到朝鮮去。我是一個靑年團員,我應以行動來表示我忠於人民,熱愛祖國,可是當我一想到媽媽,我動搖了……
   我有着溫暖的家,可愛的媽媽,她不會讓她的女兒離開她。我還記得,在讀書的時候,媽媽每星期總要差一個人來看我,送好的菜給我吃。我也記得,年老的母親,一碰到親戚,就笑得合不攏嘴說:「滿滿一天星,只爲一個月」(意思是說,活着只是爲了我們姊妹)。我也記得,最近因為我兩個多星期沒去信給家裏,她老人家就趕到杭州來看我了,而且又再三的叮嚀着:「離家遠一點了,應該時常回家來」,唉!我怎能忍心離開媽媽嗄!
   我的思想波紋就此停止。但怎麽樣也不能使我忘記自己是一個靑年團員,是毛澤東時代的靑年,我想起丹孃,我慚愧。丹孃不是也有可愛的母親嗎?!報紙上登載着一個個出國援朝的人,他們的母親不也是和我母親一樣的疼愛着他的孩子嗎?!我還記得人民大會堂一段血和淚的控訴:「同胞們:美國強盜殺死了我的弟弟,摧殘了我年老的母親變成一個神經失常的人,可是我們中國人民却不能打美國人的一隻狗……」我也記得美帝扔向安東的大炸彈,鴨綠江上空騰起的火藥氣息的烏烟……我沒有猶豫了,我下定决心,去!前綫去!
   醫療隊就要出發了。我看着杭垣工廠烟囱裏嬝嬝的靑烟,解放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羣,我看着湖濱公園綠茵上活潑潑的孩子,白堤上漫步的男男女女,爲了這和平城市和幸福的人們,爲了祖國,也爲了母親,我决心做一個光榮的「白衣戰士」。
   我愛媽媽,但我更愛祖國!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斯秋钟
责任者
斯秋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