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商界決心淸除行業陋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9247
颗粒名称: 南京工商界決心淸除行業陋規
分类号: F129.71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南京工商界決心淸除行業陋規。
关键词: 南京工商界 淸除 行業陋規

内容

南京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中的『工商界生產改造舘』是一個突出的部分,這是各地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中未曾予以注意和重視的部分。這個舘控訴了蔣匪廿年反動統治加予南京工商界的禍害,無情地揭露
  
  了各行業間殘存的封建陋規、摻雜施假、偸工減料、拐騙矇混的情形,也宣示了覺悟了的南京工商界要求澈底改造的决心。在『工商界生產改造舘』的門前,放置着一幅巨型的彩色畫:兩位工商業者正舉起鉄
  
  鍬和掃帚澈底清除着『偸工減料』『以假亂眞』等一大堆垃圾,面部神情堅决,透露出內心要求改造的决心。進入館內,可以看到參加展覽的四十九個行業中的一百五十二種陋規,分別通過圖表、照片、實物
  
  『和盤托出』,會使每一個觀眾感覺到這些陋規是如何嚴重地影響了城鄉物資交流和生產事業的發展。一百五十二種陋規是控說不盡的,而且都有它一定的社會根源。像羽毛、猪鬃是南京的主要土特產,解放
  
  前洋商、買辦、官僚資本獨佔市場,利用低匯政策壓制出口,私營羽毛豬鬃業受到殘酷的打擊。私商為了在那樣的社會下求生存,行業中普遍地把山芋、粉絲、石膏粉乃至糖緬、鐵沙摻入羽毛內;把猪鬃放入
  
  開水內煮上幾小時,使其發漲再和入灰沙、雜質。這樣,不祇是使其份量加重,而且能使客商莫辦眞僞。像柴行、蛋行、北貨行、木行、魚行等過去都有封建性的『行頭』、勾結官僚統治,壓迫行業中人。他
  
  們分割『水面』『地面』『碼頭』,商販都得『孝敬』他們)因此,也就必然地產生『大斗大秤』、『接江』、『照料費』、『報大價』、『九五除爛』、『吃盤子』……等形形色色的陋規。這些剝削農民客
  
  商的行業曾使得外地的商人不敢上南京,如六合商人的粮食木材都轉向常州。像搬運業在封建把頭的操縱下,陋規多得驚人,有名目的竟達卅二種之多,什麽船頭費、輕放費、順風錢、歡喜錢、開車門、香火
  
  錢……這些陋規不但弄得客商目眩舌昨,而且由於敲詐勒索,致貨物滯塞,運輸效率低落。至於行業間以黑話(有稱行語、暗語)談交易,從中向客商或買主欺騙套利,更是普遍的公開的祕密,如『一、二、
  
  三、四、……』十個數目字,豬行用『大、竹、寸、蕭、……』代替,雞鴨行用『業、都、宣、找、……』代替,糧行用『上、底、寸、許、……』或『更、示、春、回、……』代替。舊商人的欺詐行爲,名
  
  色繁多,生產經營改造□中陳列的實物的暴露,引起了觀衆强烈的注意,如以鵝充鴨、泥沙灌銅壼、鞋底裏夾厚紙板,南貨業的空心包。這些封建性的欺騙行為,是舊商人不老實態度最集中的表現。這些陋規
  
  的總暴露,是南京工商界政治覺悟提高後的具體表現,在生產經營改造舘中間,南京工商界用一大幅紅布白字寫出了自己的誓言:『在人民政府領導下,我們决心改造:(一)明碼實價,(二)用標準度量衡
  
  器,(三)不摻假,不造假,㈣不偸工減料,(五)減低行佣,(六)不欺騙不矇蔽,不用不正當手段招攬顧客。』這誓言無疑的正將南京工商界推上健康的生產方向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