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紙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8817
颗粒名称: 杭州紙扇
分类号: G210
摘要: 杭州摺財相傳起自明代,歷史悠久,名聞中外。其出品主要可分白紙扇與黑紙扇兩類。
关键词: 特產 杭州 紙扇

内容

杭州摺財相傳起自明代,歷史悠久,名聞中外。其出品主要可分白紙扇與黑紙扇兩類。白紙扇產量不多,扇面用宣紙製造,扇骨以水磨竹骨爲主,但亦有採用烏木、檀香、象牙等製造,此種紙扇扇莊多延請名家書畫,爲有閒階級所歡迎,解放後社會風氣轉向樸實,此種高貴扇子在社會中已不合需要,銷路甚少。黑紙扇用桃花紙爲扇面,用黑煤染成黑色故名。扇骨均爲竹製,但有黑骨、白骨兩種,黑骨爲竹箆用靑礬、石灰煮浸而呈黑棕色,白骨則爲原來竹色,黑紙扇又因原料品質之不同分為下列幾種:(一)全棕:大小骨均用棕竹製造,色黑,杭州俗稱「棕骨兒」又名「靑灰」或「挑水」,分五寸至九寸等五種。㈡棕本:大骨用棕竹,小骨用黑竹(即毛竹煮黑)又稱「毛棕」或「邊棕」,分三寸至九寸七種。㈢全本:大小骨全用黑竹,分三寸至九寸七種。㈣全玉:大小骨全用原色毛竹,分七寸至十四寸八種,以上第一、二兩種品質與價格都較高,產銷不多,第三種價格低廉,切合實用,是目前最行銷的一種。
   紙扇製造過程分為鋸竹、劈篾、
   杭扇的特點是堅固耐用,式樣整齊,特別是王星記、舒蓮記出品商譽很好,戰前年產達十六萬把,除供本市門銷外,主要是銷天津、北京、濟南、瀋陽、哈爾濱、四川、福建、廣東、南洋等地。抗戰以後,因交通阻梗,並受日貨傾銷影響,產銷一落于丈,至一九四五年估計僅銷二萬五千把,主要依靠門市,外銷元全□絕。解放後交通暢達,外銷逐漸恢復,特別是此次土特產展覽會中銷出很多,王星記一家即銷售二萬餘把,存貨全部銷完。銷地有石家莊、大煮黑、削篾、編把、打眼、製成骨子、糊面、整理、刮光、打磨等十一個步驟。原料以竹、紙、柿漆、黑煤四種爲主。棕竹係向廣西、香港採購,竹細質堅。毛竹爲安徽□本省各地所產。桃花紙產於濳,柿漆產於諸曁,黑煤以福建所產爲最好,目前杭州骨子多係向紹興採購,在杭州糊面整理。連、瀋陽、濟南、北京、無錫等地。爲扇業發展前途帶來了新的希望。戰前杭州扇莊共有七家,從業者六十餘人,現在尙存四家,從業者四十餘人,其中只有王星記一家開工生產,每月約可出二千把。如舒蓮記、傅靜記同時開工,全年可能產五萬把。杭扇現在存有的問題是成本高,不及紹興紙扇便宜,因此必須設法改善經營,減低成本,才能進一步打開銷路。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