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省各地通過「五一」大示威抗美援朝運動獲致成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8562
颗粒名称: 本省各地通過「五一」大示威抗美援朝運動獲致成績
并列题名: 惟發展不夠平衡今後須加強普及深入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6月6日当代报登载抗美援朝運動獲致成績。
关键词: 抗美援朝 運動 成績

内容

(本報訊)本省抗美援朝運動,在「五一」大示威中獲得了許多收穫。主要有:
   (一)經過四月下旬普及深入抗美援朝運動,全省各地均在「五一」或「五一」以後先後舉行了空前規模的「五一」示威大遊行。全省參加遊行人數達九百五十四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百分之四十五。七百卅二萬人在擁護世界和平理事會宣言上簽名,六百七十六萬人舉行了日本問題投票(缺溫州專區及其它五個縣的統計),各專區各直屬市參加遊行人數佔全人口比例如下:嘉興專區百分之四十六點五,寧波專區百分之四十點七,衢州專區百分之五十,溫州專區百分之卅,台州專區百分之五十七點四,麗水專區百分之卅點二,金華專區百分之卅一點一,臨安專區百分之四十八點二,紹興專區百分之五十五點二,杭州市百分之卅五,寧波市百分之五十,溫州市百分之十九點八。運動開展較好的地區達到了鄉鄉遊行、村村參加,在遊行中羣眾紛紛拿出產成績、圖表、新記錄大紙牌、愛國公約來表示自己在抗美援朝運動中所貢獻的巨大力量。如吳興縣南林鄉勞動模範杜濟榮拿着在自己二畝桑地上捉到的二斤桑橫遊行,餘姚新新鄉婦女把小麥黑穗病麥頭紥成十把掃帚,用害虫紥成「抗美援朝」字樣,表示掃除害虫與美國狼,農民說:「鉄耙是機關鎗、虫是美國佬、搞好生產捉好虫就是抗美援朝。」
   通過遊行使全省所有幹部及廣大羣衆受到了一次抗美援朝愛國主義的敎育。在遊行前:全省所有機關無一例外的進行關於朝鮮戰局、反對武裝日本、擁護締結和平公約三個內容的時事敎育;各級中共黨委報告員都分別向機關幹部及各階層羣衆作了報吿,據嘉興、台州兩專區統計,聽取報告人數即達四十五萬六千人;中國志願軍代表柴川若、董樂輔、寶少毅三同志在五一前後在杭州、金華分別作報告,聽衆達三十餘萬人,更直接鼓勵與鼓舞了全省各界人民;各地又普遍舉行了控訴會,控訴日寇、蔣介石匪幫、美帝國主義的血腥罪行。寧波專區三個縣統計參加控訴的人數即達廿三萬七千四百廿五人,通過控訴提高了羣衆覺悟,加强了對日本及美國帝國主義的仇恨;全省四千多農村劇團在「五一」前普遍演出一次至二次,對羣衆教育作用很大,如蕭山聞堰鎭演出「日寇暴行」時很多觀眾含着淚水表示反對美國武裝日本的决心。在這次遊行中,羣眾看到了自己團結起來偉大的力量,樹立了必勝的信心,
   (二)通過這次抗美援朝普及運動,對於當前各項實際工作起了重大推動作用。四月下旬,機關幹部及各界羣眾均紛紛訂立了愛國公約,據紹興專區不完全的統計即有七十萬人以上訂立了愛國公約。羣衆在以實際行動迎接「五一」勞動節口號的鼓舞下,發揮了高度的生產熱情:如突擊完成了浙東海塘和曹娥江防洪工程,且工程標準均超過預期要求;嘉興民豐紙廠工人,一月份生產新聞紙九、二噸,到四月份已增加至十噸。農村中開展了治虫、積肥熱潮,如杭縣南肇和鄉新購羊三百隻,溫州專區治螟運動已普遍開展;城市中開展了羣衆性的檢舉反革命運動,僅杭市一地即檢舉反革命份子多人。
   (三)經過這次抗美援朝運動,使各級抗美援朝分會取得了如何動員黨、政、軍、民全體工作幹部進行宣傳,如何組織千軍萬馬的宣傳大軍開展廣泛的宣傳運動的初步經驗,在運動中發展了宣傳網的組織,「五一」前後新發展宣傳員一萬二千五百九十一人(缺溫州專區),連原有在內共有宣傳員一萬七千六百十三人。
   這次「五一」大示威運動主要經驗是:
   (一)動員黨、政、軍、民各機關各團體所有工作幹部都作了抗美援朝宣傳工作,是這次運動能够普遍開展的首要關鍵。各地領導上的確認識了普及深入抗美援朝運動是完成當前各項工作的動力,「五一」大示威遊行是當前工作的大動員,除部份縣的領導對「五一」大示威運動不够重視外,大部縣區的領導把「五一」大示威運動當成全體工作幹部的工作。各地均召開了幹部會議進行傳達佈置;組織了全體工作幹部學習時事,普遍的召開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各階層會議;區以上中共黨委的報告員均分別向人民羣眾作了一次至數次的報告,宣傳員也向周圍人民羣衆展開宣傳,形成了一次巨大規模的宣傳運動。
   (二)有明確具體的計劃:從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抗美援朝分會直至每個基層單位,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宣傳敎育文化機構,都訂出了計劃,幷有重點的幫助了幾個基層單位訂好計劃,介紹經驗及時推廣。但計劃中某些地方對工作中的實際情况了解與估計不足,有些地方要求過高,訂立計劃時間較晚,使下面準備匆促未能全部完成,這是在今後計劃中值得注意防止的。
   (三)及時組織檢查是保證計劃實現的重要環節。省市抗美援朝分會、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組織了檢查組,分別檢查了幾個工廠、學校、居民區與幾個工商行業等單位的抗美援朝運動典型情况。及時檢查了杭縣與紹興專區對「五一」大示威運動的佈置,發現該地區領導思想沒有把「五一」大示威運動當成目前各項工作的大動員;因而對遊行佈置上存在着形式主義的偏向,即及時召集了嘉興、臨安、寧波、金華等專區派人開會,作了檢查與佈置,保證了運動的正常發展。
   (四)充份作好思想上、組織上各項準備工作:
   ㈠通過總結當前工作,糾正幹部在土地改革、參軍後的某些鬆懈麻痺思想,對幹部進行充份的思想動員,如杭縣針對幹部所存在的「休息」思想,太平麻痺思想及「生產不要領導」等不正確看法,通過全縣幹部大會,總結土地改革工作;對抗美援朝工作肯定了成績,指出了缺點;報吿目前形勢和任務,使這些問題大體上得到解决。在通過總結生產中,以揭發地主破壞活動等具體事例上批判村幹部存在的麻痺思想,幹部思想明確了,再分別召開各種會議貫澈到羣衆中去,使羣眾了解游行示威的意義與目的,幷經過各種方式的宣傳,座談討論、控訴提高羣衆的階級覺悟與政治覺悟,把羣衆動員起來。
   ㈡事先有計劃有重點的培養生産、鎭壓反革命中的典型人物和單位,準備在遊行前作典型報告介紹經驗。如杭縣在示威前開展了迎接「五一」生產運動,培養生產典型、訂立愛國公約。幷把全縣鄕村根據工作情况分成三種類型,以交流參觀推動落後地區單位的工作。
   ㈢遊行前召開籌備會,建立遊行示威的指揮機構,統一遊行隊伍的組織領導,確定遊行路綫,分區建立遊行指揮站,作好村與村、鄉與鄉,相互參觀學習的準備工作。
   (五)抗美援朝宣傳與當時當地工作任務密切結合,針對羣衆對當前工作的具體思想情况,用羣眾易於接受的方式敎育羣衆。如義烏縣人民政府幹部到大塘鄉進行宣傳時,事前了解羣衆的思想情况,幫助解决了爛秧的生產困難問題進行宣傳,羣眾反映說:「這樣宣傳聽到天亮也不疲倦」,幷且表示以後歡迎他們常去。寧波專區通過抗美援朝的思想動員,今年修海塘的效率比去年提高了四倍,羣衆在自覺的基礎上幷提出了很多推動實際工作的口號,如鎭海小港鎭六十個婦女修塘說:「多增加一塊泥,多增加份力量打倒美國赤佬」。
   (六)發揮所有宣傳工具的效能協同動作:
   ㈠城市機關宣傳員劃分居民區,分工負責實行「包乾辦法」,如杭州市省、市機關宣傳員一四四六名配合公安周派出所在三百七十三個居民區開展了宣傳工作,受到宣傳敎育的羣衆達十萬零六百四十人。
   (二)舉辦廣播大會,通過控訴、敎育提高羣眾,全省收聽者將近六十萬人,報紙及時供給了報吿員、宣傳員宣傳提綱,給「五一」大示威遊行打下了思想基礎。這次廣播大會主要缺點,是有些單位組織羣衆收聽有變相强迫命令現象,且控訴時間過長,使某些羣眾感到疲勞。
   ㈢組織控訴,由小型漫談逐漸引導到控訴,有什麽苦就說什麽苦,臨安專區各地自參軍結束,普遍展開控訴三大敵人的罪惡,幷開追悼死難烈士羣衆會,新登縣前後三次控訴運動參加控訴的羣眾佔全縣人口百分之六十。
   ㈣動員各種文藝力量,用羣眾喜見樂聞的方式進行宣傳:
   農村劇團:全省四千多個農村劇團普遍演出了一次到二次,很受羣眾歡迎,僅紹興專區統計,觀眾即達全區人口百分之四十三。
   歌曲:城鄉大多數羣衆均學會了總會規定的五首歌曲□。據嵊縣統計較好地區有百分之七十羣衆會唱,差的地區也達百分之五十二。
   漫畫:以當地遭受敵僞摧殘的具體事例製繪漫畫,僅杭縣臨平鎭即繪製了漫畫三七四幅。
   形勢圖:新華書店印行的朝鮮戰爭形势圖、世界政治形勢圖、東方政治形勢圖,已銷售了二十一萬份、深入城鄉,超過了省委計劃的要求。
   (五)運動中創造了許多新的宣傳方式,如將愛國公約形象化,拿出具體生產圖表,組織羣衆性的宣傳隊以文娛配合口頭宣傳。如鎭海縣「五一」前組織了六十四個宣傳隊,宣傳七十五次,宣傳羣衆達二七五〇〇人。
   這次運動尙存在許多嚴重缺點,主要是:
   (一)運動的發展尚不够普及,據嵊縣調查,較好地區達到總人口百分之八十五,一般地區約百分之七十,較差的地區只百分之五十二。估計一般地區只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羣衆受到抗美援朝愛國主義敎育,還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羣衆尚未受到敎育。在農村裏,有一部份土改未進行或未完成地區、某些偏僻山區、鹽區以及土改中羣衆尙未發動的地區較差。在城市裏,一些無組織羣衆中如少數分散的行業及部份居民區開展亦較差,在已受到抗美援朝敎育的羣衆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距離,金華地委檢查槐堂鄉第八村的結果,全村一三四〇人中有一四九人未受到抗美援朝敎育。中農葛桂通還說:「過去朝鮮人和日本佬一同打過我耳光,現在還要抗美援朝?」運動的發展也極不平衡,有的地方開展得比較好,有的地方比較差,如紹興縣受到抗美援朝敎育的羣衆人數最好地區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如平水區),差的地區僅及百分之五十(如城埠區亭山鄉)。
   (二)運動在某些地區還存在着形式主義偏向,如在遊行、簽名與投票中,有的羣眾還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如杭州市夏后巷有位老太太連什麽叫抗美援朝也不懂,但也投了票說:「大家都舉手,總是好事體,所以我也舉。」寗波專區少數羣衆把「五一」遊行誤解爲「趕廟會」。在訂立愛國公約上,存在兩種偏向:一種內容籠統,不切合實際,領導上包辦訂立的,羣眾只是照樣抄,有的愛國公約是從報紙上抄來的;一種是只有實際內容,沒有與抗美援朝政治任務相結合,減弱了愛國公約的政治意義。
   (三)在運動中對訂立與檢查愛國公約重視不够,不少地區與單位至今尙沒有訂立愛國公約,特別在一些小城鎭及農村訂立愛國公約不普遍,如紹興僅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訂立了愛國公約,其他地區除新登、杭縣較好外,一般尙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人口尚未訂立愛國公約。因此進一步發動羣眾推行愛國公約,已成為進一步深入普及抗美援朝運動,推動當前各項工作的重要內容。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