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悲劇時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8049
颗粒名称: 逝去的悲劇時代
并列题名: 從「父與子」説起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5月31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父與子思想衝突的文章。
关键词: 父子 思想 悲劇

内容

屠格湼夫的小說「父與子」,描寫父子兩代間的思想衝突,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文藝名著。然而,如果把屠格湼夫筆下所寫的父子衝突拿來與今日我國所發生的現實情形相比較,則無論從規模之大,範圍之廣,鬥爭之深入以及性質之重要上說,「父與子」一書裏的故事都是瞠乎其後的。在今日我國所發生的某些父子間的衝突,差不多都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每一件事,都充滿了時代的力量,這是「父與子」一書中所不曾見的。
   比如,去年胡適的兒子在思想總結中公開批判了自己的父親,朱經農的兒子公開在報上指摘出父親的錯誤;今年成都大學的一個學生親身追緝了潛匿他方的父親,因爲他過去是一個屠殺人民的特務和黑社會頭子;而「上饒集中營」的特務頭子盧旭,也被他的女兒盧成栩公開地作了嚴厲的批判。這許多事實,都說明了新一代的青年人,如何勇敢地撇棄了舊日的歷史,克服了腐舊的思想與感情,這已經不是「父與子」小說裏那樣的情形所能比擬的了。
   然而,不管情形如何,性質如何,這個父子的分歧,它是舊社會注定了要產生的。自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以來,這種兩代間的距離,兩代間的矛盾,就已成為不可避免。遠在一九一九年,胡適生下了他的第一個兒子時,他就作過一首歪詩,題爲「我的兒子」,內容大致是說明父母於子女無恩,教訓他的兒子將來長大成人之後,「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不要做我的孝順兒子」,他這首詩後來還引起了一番辯論。到如今,胡適的一切「學說」都已破產,獨有這句話倒說着了,他的兒子不做他的孝順兒子,却堂堂正正地做了一個中國人,清清楚楚地顯示出新舊兩個時代的分野。
   爲什麽做了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就不能同時成爲父親的「孝順兒子」呢?這種兩代間不可免的分歧,正是舊時代,舊社會留下來給我們的。在一個合理的新社會中,父子兩代應該可以一同進步,一同獻出他們的勞動力,一同享受他們的勞動成果,不必互相衝突。一個兒子,一方面可以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方面也可以同時是父親的孝順兒子。只有在腐爛的舊生活中,父一輩人才會違反了歷史的方向,才會阻止兒子的進步,形成了兩代間的悲劇。
   從這樣的一種認識上說來,則我們可以很高興的說:目前發生在中國的許多父子間的衝突,已經是歷史上最後的一批父子衝突了。製造這些衝突的舊社會已經死滅,悲劇的時代已經過去,將來的兩代之間,應該是父子攜手,一同走向歷史的進步方向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馮式
责任者
屠格湼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