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民在堅強地鬥爭和生活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7756
颗粒名称: 朝鮮人民在堅強地鬥爭和生活着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在朝鮮解放了的土地上,人們處處都可以呼吸到新生的氣息,感覺到朝鮮人民在艱苦鬥爭中的堅强意志和勝利信心。
关键词: 朝鮮 人民 生活

内容

在朝鮮解放了的土地上,人們處處都可以呼吸到新生的氣息,感覺到朝鮮人民在艱苦鬥爭中的堅强意志和勝利信心。
   春耕浪潮在廣大的農村裏汹湧着,農民們塡平彈坑,搬去敵人丟下的破車爛砲,把種籽撒向人民流血保衛過的土地,並比往年提早半月播種。朝鮮農民就這樣來實現金日成將軍提出的不荒廢一畝地的號召。他們發揮創造性和團結互助的精神,克服了耕畜、肥料、種籽不足的困難。婦女們代替上前綫打仗的靑年男子,成爲勞動軍的主力。平安北道龜城縣某一個村子,有一百八十八個春耕作業班(互助組),其中大部是婦女,她們所播種的一萬八千坪春麥、大麥、菜蔬等早熟作物,現在都已經長起來了。村婦女同盟委員長金朴玉說:「只要有我們在,總要叫地裏生長起莊稼的。」
   朝鮮勞動黨和政府正大力組織必需品的生產。某地的國營電機紡織廠和織物生產合作工廠全社被敵人燒成廢墟。工人們隨着中國人民志願軍回來後,立即在瓦礫堆中挖掘機器,重建工廠。在政府的幫助下,不到半個月,工廠就在露天下開工了。當我們訪問這些工廠時,工人們正在展開五一生產大競賽。民主靑年同盟盟員林春鳳等組織的十二個生產突擊班的生產率已經比最初提高了一倍。每架布機旁邊都貼着這樣的標語:「你爲祖國每天貢獻了什麽呢?」當時,正有三架敵機飛來擾亂,但是,沒有人停止工作。勞動黨黨員蔡相範對我們說:「在轟炸下,我們也要堅持生產。」就是這種忘我的勞動精神,使他超額完成計劃的百分之一百六十七。政府頒發勳章給他,獎勵了他對祖國的貢默。
   隨着人民生活的日趨安定,城鄉間的商業活動也漸漸活躍起來了。不少縣、區的消費組合和供銷合作社,開始以油鹽、針綫、布疋、農具供應農民,並且代農民推銷土產品。在臨近黃昏的時候,商業省和合作社在山谷裏組織起小的商業市集,四週的農民就在那裏做買賣。
   許多在戰爭中停課的小學校,現在都採用了敎散課的方法,敎員親自下鄉,輪流爲半日校、夜校、學習班上課。
   敵人用飛機毁壞了千百個村鎭,但它永遠不能摧毀朝鮮人民鋼鐵般的戰鬥意志。平安南道江東縣的黑嶺村被敵機炸成了平地,懷着深仇血恨的村民們互相幫助,在深山裏挖下新居,生活下去,戰鬥下去。石門里六百多個男女村民,在敵人燒山後三天之內,就在嶺地上補栽了三萬株落葉松。英雄的朝鮮人民,爲了祖國,為了和平就是這樣崛强地生活着、戰鬥着、驕傲地迎接着勝利的明天。(新華社平壤二十八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