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與「下河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7017
颗粒名称: 「山海關」與「下河東」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5月20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戏曲的评论文章。
关键词: 戏曲 封建毒素 人民

内容

—開鑼戲舉隅—葉伯寬
   「山海關」有時貼作「吳三桂」,是一齣絕對反動的舊戲。我看到一張最近的戲單,知道仍在貼演,大約因為它是「開鑼戲」,所以疏忽了的緣故。
   演吳三桂起兵的戲,有一齣高腔戲「請淸兵」。淸震鈞、天咫偶聞說:『高腔……内城尤尙之,謂之得勝歌。相傳國初出征得勝歸來,於馬上歌之,以代凱歌。故於「請淸兵」等劇尤喜演之。』這裏說明高腔的起源,是謬誤的;但可以看出,這一歷史很早就被編成了戲;而「請淸兵」自然是御用文人來頌讚滿洲入關的輝煌武功,和宣揚「大滿洲主義」的東西。皮黃戲裏以爲題材,似乎有一個「全本」的戲;記得抗戰後期,李萬春在淪陷區啣接着「明末遺恨」演出過;那是給汪精衛洗刷,迎合所謂「大東亞主義」的,自然也是絕對反動的無疑。但李萬春所演,是否依據舊本;或另有幾種老本子的戲,因參考資料的缺少,無法去查。而我看到的,二十年來常時作為「開鑼戲」在舞台上演,就是「山海關」這一散齣。
   「山海關」不但整個歪曲了人民歷史的眞實,就是淸初公認為「實錄」的歷史眞象,也被混淆。(但這對異族統治階級是有利的)它寫吳三桂完全是作爲肯定人物來處理的,因之這戲有類於「戰樊城」「南陽關」;它是表現了吳梅村、圓圓曲中的『慟哭三軍皆縞素』,而删削了下句『衝冠一怒為紅顏』。內容大略如下:
   吳三桂升帳,聖旨下,
   (李闖王遣派的)調他晉
   京。隨他父親吳驤在京
   的家人趕來,吳三桂拉
   他入後堂。家人並不明
   言緣故,將家書呈遞;
   吳三桂在疑慮中捧讀,
   纔知道父母全家被縶,
   於是大慟。這時吳之裨
   將在傍偸覷,就說如起
   兵願作先行;吳他叫立
   誓表白。吳三桂再升帳
   ,召下聖旨的使官,用
   劍在他背上鐫字作爲檄
   文。然後傳令三軍,掛
   孝起兵。這下面還有兩個過場,但劇情別無發展。吳三桂用「生」扮紗帽,黑三,穿蟒。在拆書時還唸什麽『恕孩兒不孝之罪』的詞。他簡直給表現了「全忠全孝」的人物!
   但歷史眞象是怎樣的呢?吳三桂是因為陳圓圓被劉宗敏搶去,就决心做漢奸,去請滿洲入關侵略的。這一直是歷史上的定讞,而在當時也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只是一般說陳圓圓作了李闖王的妃子,略誤)清初錢塘陸次雲的圓圓傳裏,有着很生動的描寫:
   (李闖王命吳驤寫信招
   降吳三桂)三桂得父書
   ,欣然受命矣。而一偵
   者至,詢之曰:吾家無
   恙耶?曰:爲闖籍矣。
   曰:吾至當自還也。又
   一偵者至,日:吾父無
   恙耶?曰:爲闖拘縶矣
   。曰:吾至當即釋也。
   又一偵者至,曰陳夫人
   無恙耶?曰:爲闖得之
   矣。三桂拔劍砍案曰:
   果有是,吾從若耶!「山海關」是怎樣混淆了歷史眞象,怎樣在為大漢奸吳三桂「辨誣」,我們還不够明白了麽?它企圖模糊人民的民族意識,利用麻醉人民的封建道德來掩飾吳三桂的漢奸行爲;間接也就表現了滿洲入關侵略,是給明朝「剿流寇,報君父大仇」的「正義行為」。而這一種「同仇敵愾」的反革命思想毒素,又是怎樣的在腐蝕着人民的階級意識!
   至於吳三桂去「效秦庭之泣」的主要因素,實在是明朝官僚地主這一羣封建統治階級,與農民起義軍之間不可統一的階級矛盾;吳三桂是代表了他本身階級,執行反革命任務,而去賣國的;報奪妾大仇,那還只是一種動機而已。(他先想投降是事實,但我們應該弄清楚,這只是「機會主義」的打算,他遲早總要反革命的)表現這一歷史眞實,「山海關」限於歷史條件,沒有做到,我們不必苛責。但這戲的內容歪曲,主題反動,斷然無疑;我們必須停止演出,不能因爲它是「開鑼戲」就放任自流。
   在「開鑼戲」裏也儘有好戲,這些淪於「開鑼」的冷戲、老戲,是可以披沙揀金,往往見寳的。例如「紅逼宮」末場:曹芳昏絕在一邊,司馬師代表這位被欺的皇帝來申斥自己,又代表皇帝傳旨赦免,將功贖罪。觀衆只看見他一個人在台上裝腔作勢,很經濟而又鮮明的,寫出了司馬師的跋扈不臣。這一種白描的表現手法,實在是渾樸可愛的人民傳統的藝術。爲了引起注意,我再舉一個例來說明:
   「下河東」是一齣思想性、藝術性都很高的戲,它寫北宋初、漢奸歐陽芳陷害呼家將的故事,是與潘仁美陷害楊家將相同的歷史題材。但這戲我認爲較「楊家將」寫得更好;主題更突出,表現手法也經濟,而人物形象尤其生動。據說楊小樓前輩晚年與郝壽臣先生合作時,曾以「全本白龍關」貼演過這故事;他自飾呼延壽廷,郝先生陪唱歐陽芳,可惜那本子無從看到。現仍略述「下河東」的內容如下:
   北漢佔據河東十州,(
   這是個依靠契丹的傀儡
   國家)打來戰表;趙匡
   胤親征,歐陽芳以『自
   幼習文,長而習武,文能
   安邦,武能定國』搶做
   元帥,呼延壽廷充作先
   行。呼延壽廷回府點兵
   。校場出師,呼延略遲
   至,歐陽即問他『先行
   伺候元帥,還是元帥伺
   候先行』,將他黜退。
   歐陽出兵大敗,呼延救
   了他的性命;但他反斥
   以『擅自出馬』,責打
   四十軍棍。其夜,歐陽
   射箭書到敵營,單人匹
   馬和敵人會晤,獻賣國
   陰謀,得封爲「一字並
   肩王」。北漢刼營,呼
   延接戰;歐陽進讒,當
   趙匡胤責問呼延時,出
   其不意一劍將他殺死。
   同時逼趙匡胤退兵。
   我們看了這一個劇情梗槪,就知道戲的場子是多麽緊湊,歐陽芳的賣國求榮、嫉賢害能是多麽赤裸的暴露?而呼延壽廷忠勇抗敵,忘郤嫌隙、不顧個人利害,也是很完整的刻劃。它表現了「內奸」是如何可怕,抗戰人物和投降份子是絕對不能妥協的歷史教訓。其他如寫趙匡胤的昏庸,雖然與歷史有着差異,但與「斬黃袍」等戲中所寫的性格一致,可認爲是人民批准的趙匡胤的形象。歐陽芳的扮像,和潘仁美也大致相同,重在做、唸。呼延壽廷用生扮:紗帽,黑三,紅官衣;第二場起紮靠。這一場(點兵)有段二黃,同於「戰太平」的『頭戴着紫金盔齊眉蓋頂』一段,是很激昂慷慨的。後面的「戲」也相當繁重。
   人民藝術遺產之一的舊戲,是豐富的。我們將努力加以搜討,宣揚好戲,檢舉壞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叶伯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