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市政建設一些問題的答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6093
颗粒名称: 關於市政建設一些問題的答復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五一年五月十一日,当代报刊登杭州市人民政府建設局對關於市政建設一些問題的答復。
关键词: 杭州市人民政府建設局 市政建設問題 答復

内容

接讀來函附同讀者克平君關於下城區池塘巷水溝淤塞,希即疏修的建議均已收悉。業經本局派員勘查後回報:「查池塘巷職工子弟學校門前積水一節,因該巷之水須向賽西湖的明溝出水,而該明溝係各處來水的總匯,距離長而坡度平,因而水流濡緩,暴雨之後,常有不及排洩而路面積水的現象。改善辦法,預定將健康西路、十五家園、文龍巷等溝道流注賽西湖,其餘林司後、三角蕩、池塘巷一帶溝道,另闢流向,改在貢院前埋置瓦管,通往西橋中河。是項工程,俟靑雲街等修路吿竣後,五月份即可興辦。」
   接讀來函附同讀者傅忠良信件,建議修改望江門直街石板溝及溝通新宮橋至斷河頭水流,並將西河中河東河貫通河流一節,均已收悉。業已存備參考。關於開通水渠工程,需款浩大,且如果進行,必須拆除很多房屋,就經濟力量以及居住問題來設想,是項工程,日前尚無法實現。至於疏通中、東兩河河道以暢水流一項工程,本局已在積極準備,定於五月分開始疏挖。
   接你組轉來讀者程靜廬君建議一件,收悉。所謂延齡路南段,因住宅比櫛,而街市冷落,致商業中斷,不能延展,應改建商店一節,本局可予同意,惟本局對於私人建築物,僅可於新建時,加以限制,至拓展商業,繁榮街市,則須視就近之環境,由市民自然發展,但在本局新都市計劃中,係將商業區與住宅區混合併區,以便符合本市將來經濟之發展趨勢,特此函復。此致當代日報讀者服務組
   杭州市人民政府建設局啓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克平
相关人物
傅忠良
相关人物
程靜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