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廠長許仲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5433
颗粒名称: 工人廠長許仲明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5月4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工人合作工廠厂长許仲明的文章。
关键词: 工人 厂长 党支部书记

内容

許仲明是杭州絲織業失業工人,是工人合作工廠的廠長,又是該廠中共黨支部書記。從他的事蹟中,使我們看到了工人階級自己管理自己企業的才能。
   合作工廠是正當去年工商業面臨關廠歇業的嚴重困難時期,由許仲明等十丸個絲織業失業工人發起組織起來的。當時他們爲了組織綢機改裝布機,有個別落後的資本家聽到工人要租,都扳起臉孔傲慢的說:「情願將機器的螺絲釘爛掉也不租給工人!」但是他們並沒有被困難所嚇倒,在共產黨、人民政府和工會的領導下,與許仲明等同志的堅苦工作,工友們不但把工廠維持下來,克服了嚴重的技術和設備的困難,而且使工廠有了很大的發展。現在該廠已擁有四十五台機子,七十多個工人,比開辦時增加了四、五倍。在去年結帳時,並有三百多萬盈餘。在布的品質上,曾經獲得花紗布公司的表揚。去年十月間代織斜紋布的規格達到百分之百。
   他們之所以能够獲得這樣光輝的成績並不是偶然的。在建廠過程中曾經走過一段非常堅苦的道路。在開始生產的時候,工友們的生產情緒很高,為了早一點開工,改機子、裝軸興,都是日以繼夜的趕起來的。有一個困難的問題,是大家都是織慣綢的熟練工人,對織布勿內行。當時有部份工友認爲「綢都會織,還怕做勿來布?」一上機就出了毛病,闊幅、短碼、破邊、砂眼、燥皮等次布一大堆。頭二期代織布很多壞布都退回來,有些工友還不相信「人家小女工做來都沒有壞布,難道我們織的會比他們差?」以為花紗布公司檢布的跟我們有成見。許仲明就在這時候,在黨支部會上提出來,他說:「搞好生產是辦好工廠的重要關鍵,應該讓羣衆自己曉得我們的生產成績是好是歹。」於是進行了一次羣衆性的反次布運動。把所有的布都擺在大禮堂上讓工友們自己來看,下午看好晚上就開會討論。工友們看了次布就說:「這種布就是賣給我自己也不要,大家眞要好好做!」同時共產黨員、靑年團員都在生產上起了保證作用,如葉阿全、張日公等都是犧牲自己工鈿幫助別人校正機子、提高技術,這樣才逐漸減少了次布。
   七月份以後,工廠自十七台機子擴大爲二十七台;又增加了一批新的絲織業失業工人。老的工人在技術上慢慢習慣了,但是新來的却仍舊有困難,退布又多起來了。三十八號機子有一次做十疋有八疋是壞布,而當時生產任務又非常急,有二期代織布不能按期交貨,花紗布公司說:「假如再不能完成,就要停止代織了。」這時,行政管理上雖已有了一些經驗,但沒右從思想上來解决依靠廣大羣衆來搞好生產,只是帶着積極份子每天開夜班。結果不但生產沒有很好完成,而且造成脫離羣衆的現象。之後,由於上級黨、工會的領導,許仲明召集大家先在黨內檢查了不相信羣衆的思想,批判了那種把個別人的意見認爲是羣衆意見的不正確認識,發動羣衆展開批評。工友們都向領導上提出積極意見,廠長、管理員、會計、檢驗員也都向羣衆作了深刻的檢討;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工廠管理委員會,建立了會議、請假、生產負責、獎懲等制度,同時建立了工會,把以前工會就是行政,行政就是工會的現象糾正過來。並且發動羣衆解决個別家庭有困難工人的生活困難。這樣工友們的生產情緒提高了。
   開展抗美援朝運動以來,羣衆情緒更高,現在他們正在普遍訂立愛國公約來保證生產任務的完成,這個工人自己組織起來的工廠,已經渡過了嚴重的困難,走上康莊的大道。這些成績是與許仲明的堅苦工作分不開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鲁夫
责任者
許仲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