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杭市工人運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5167
颗粒名称: 一年來杭市工人運動概况
分类号: D412.8
摘要: 1950年5月以來,杭州市工人階級在自己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爲了克服困難,反對美國侵略,建設偉大的祖國,在原有的勝利基礎上,進一步發揮了自己的力量,取得了更輝煌的成就。
关键词: 杭州市 工人阶级 工人运动

内容

本報記者
   去年五月以來,杭州市工人階級在自己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爲了克服困難,反對美國侵略,建設偉大的祖國,在原有的勝利基礎上,進一步發揮了自己的力量,取得了更輝煌的成就,當此紅五月的第一天來回顧這些成就,更增强了我們工人階級創造美好將來的信心。
   蓬勃展開的抗美援朝運動
   去年七月以後,工會幹部通過了整風學習,樹立起正確的生產觀點,組織生產競賽就成爲工會的中心工作。在鉄路、郵政、電訊、交通公司、自來水廠、杭江紗廠等許多企業中,先後展開了各種不同形式的生產競賽,獲得不少成績,如交通公司在完成百輛好車運動後,由於保養負責制的推行及紅旗競賽的結果,抛錨次數從一、二、三月份平均每三八五二公里一次提高到五月份一一〇七五公里一次。十月份美國擴大對朝鮮的侵略後,二萬四千工人通過時事學習、控訴、大遊行,激發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愛國思想,這種思想貫澈到實際行動中去,就成為巨大的力量,使生產競賽不僅有了新的愛國主義性質,而且以更大規模在工廠、車間、作場、店堂展開了,到目前爲止,已有四十二個單位,投入競賽熱潮的工人達兩萬多人,使全市工業生產有了迅速和顯著的提高,合理化建議,發明創造、技術改進、創造新紀錄等層出不窮。就現有統計材料來看,全市工業用電量已超過戰前水平,棉紗產量比四九年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二,有些廠創造了建廠以來空前的紀錄,有些則創造了全國、全華東的最高紀錄。馬恒昌小組向全國挑戰後,浙江鉄工廠第二機鉗工場孟有鴻小組於一月二十五日首先應戰,陸續響應的已有三十個小組,這些小組由於吸收了馬恒昌小組的先進生產經驗,不僅大部份都實現了應戰條件,而且糾正了一般競賽中的缺點,樹立旗幟,使競賽提高了一步。同時,從十一月到一月底,更展開了捐獻慰問運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工人慰問中朝戰士及救濟朝鮮難民的現金達四億六千餘萬元,慰問袋四千八百多個和數以萬計的日用品及慰問信。三月十一日,爲反對美國重新武裝日本,五萬八千多工人舉行了一次空前規模的遊行大示威。直到目前爲止,這個抗美援朝運動仍在結合當前各種中心工作如嚴厲鎭壓反革命份子等繼續普及和深入開展中國主義迎接今年紅五月,杭市工人將有更多的單位展開愛,為了生產競賽,也將有更多的小組來響應馬恒昌小組的挑戰。
   克服困難、維持生産
   去年財經統一以後,由於物價穩定、投機市場消失所產生的暫時性生產滯銷現象,曾使部份資本家失去經營信心,關店倒廠的現象普遍發生,杭市工人階級在這個困難關頭,為了幫助資方克服困難維持生產,喊出了「維持下來,就是勝利」的口號,在這個口號下,主動團結資方,作了很大的犧牲和讓步,甚至忍受降低待遇精簡失業的痛苦。如天章綢廠經過協商就有六十九個工人精簡下來,長安紗廠職員工資有一時期曾經打過一折。不論大小廠店,工人在工資數量、發放時間、折合比例、津貼、伙食、開工班次、工作時間等諸方面,均根據不同情况,作了犧牲與讓步,使生產得以維持下來,同時,爲了進一步爭取好轉,還協助資方轉變了經營方針,如義大祥棉布莊,店員學習織布,轉入了直接生產。這樣才使我們有可能迅速渡過經濟改造過程中的困難,踏人調整工商業和公私關係後的好轉局面,穩步地走向恢復與發展。
   解決失業痛苦,改善生活待遇
   根據去年七月份的統計,全市失業工人共有一九八七八人,連沒有登記的在內共約二萬以上。我們的失業工人弟兄,生活上的痛苦是可以想像的;但他們認識却很清楚,他們理解這是暫時的痛苦,爲了渡過這暫時的痛苦,光靠政府救濟是不行的,應該用自己天賦的一雙手來解决問題,故在工會動員下,參加了還鄕生產的共有五八八三人,參加以工代賑及得到政府幫助轉業就業的有八三三七人,另有一九四〇人組織了生產自救。據半月前統計,現在尚未就業的計有三七一八人,僅佔百分之十九,且正在分別接受轉業訓練,逐步解决失業問題。同時,伴隨着半年多來國家經濟情况的好轉,在業工人的生活待遇也逐步爭取到了恢復與改善,如第一紗廠、華豐紙厰等單位,去春困難時減低的工資、伙食已先後恢復;勞保條例亦將在二十個工廠中實行;規模宏大的仁愛醫院也成了工人的醫院;此外,有十二個廠已設診療所,九個厰聘有特約醫師,四個廠設有托兒所,三十一個單位成立了職工消費合作社,一萬一千多人參加了業餘學校學習,八千六百多人參加了技術學習班。全市工人在生活待遇得到初步改善和文化技術的學習中,勞動熱情不斷地增長着,很多工人在勞保條例頒佈後表示要用更努力的勞動來報答政府,生產技術和文化程度也逐漸地提高了。
   反對封建剝削制度的勝利
   為了清除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反動封建制度,如工廠中的抄身制、搬運碼頭工人中的把頭制、建築工人的包頭制,小作坊、小商店對學徒的虐待侮辱,杭市工人曾作了很激烈的鬥爭。去年五月份後,首先廢除了抄身制,建築工人的「領包」也爲「生產業務委員會」來代替了;搬運工人更淸洗了一向騎在頭上的所謂「五虎八將」、「四大天王」、「十三太保」,十一月間更在公安局的支持下鎭壓了匪特大頭子楊松山、楊繼震、酈哲庭,使正氣大大高漲,並於十二月十八日正式成立了搬運工會和公司。對小商店作坊虐待侮辱學徒,亦進行了堅决鬥爭,一年來情况已有顯著改善。反對封建剝削制度的勝利,大大啓發了羣衆的做主人翁思想。
   鞏固和發展自己的組織
   首屆工代大會之後,全市敎育、醫務、海員、建築、文藝工人陸續建立了工會,腦力勞動和技術工作者也參加了工人階級的大家庭,另外又新建立了一四五個基層委員會,發展會員一四二五七人。目前全市已有產業與手工業十四個大單位,四〇一個基層工會,六四五九一個會員,佔全市職工總數百分之六五·四八。爲了鞏固組織,六月以後曾以補選或改選、批評與自我批評、重新劃分等來整理了組織,初步克服了原來脫離生產行政組織建立工會組織的偏向及會員長期不過組織生活的現象。組織的發展,壯大了工人階級的革命隊伍,而整理則使組織更堅强起来,成爲建設事業中的鉄軍。
   ×××
   杭州市工人,在一年來的鬥爭運動中,不但擴大了隊伍,改善了生活,主要的是幫助國家渡過困難爭取了好轉,生產上的輝煌成就,更使我們的工業建設得到最有力的保證,這些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在運動中,又湧現了一百九十四位模範人物,這些人物是我們今後運動中的旗幟,在他們的帶頭和推動下,我們預料將有更大的勝利,這勝利會像鉄錘一樣粉碎美國帝國主義者的侵略陰謀!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陆克昌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中国共产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